第(2/3)頁 可以預料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西北三道原有軍隊,是不可能達到他的要求的。 所以,新軍和作為預備役準備的民兵隊,就成了高水寒重中之重的關注點。 帶著尚羅利等人出城門后,高水寒當即加快速度。 這些日子, 越來越多的關中百姓遷移到來。 隨著甄泥等待的參與, 各項工作皆在按計劃進行著。 分析遷移百姓的身份背景,有目的的打亂原所在地的親屬相鄰關系,劃片分配安頓。 每個人的擅長,特別是那些有著除了耕種技能以外,其他手藝的人皆在重點關注名單上。 所為的便是要通過完善的計劃,將所有人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至高的目標,高水寒覺得自己有生之年可能都不會看到。 但至高目標的前置條件,他需要完成。 沒有什么比計劃經(jīng)濟,更能發(fā)揮群體作用的制度了。 尤其是在發(fā)展初期階段。 谷颼 所有的生產(chǎn)活動,都按照計劃的模式推行,是最能發(fā)揮群體力量的辦法。 當群體總體掌握資源足夠多的時候,才是轉變模式的時候。 而在這個過程中,分配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問題。 絕對的公平催生絕對的腐敗。 高水寒從來不敢說,他要在西北這個開始走上革新之路的土地,能夠做到所有人都擁有同等的資源。 這不符合人類的本質。 就如甄泥這些人,因為他們所掌握的智慧,必將比那些百姓能夠掌握更多的權力。也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更好的去調(diào)動整體的力量運轉。 而由此帶來的便是他們將會享受更多的福利。 這是必不可免的。 但高水寒做出保證的是,他將盡最大的可能,去公正的對待這個群體中,每一個付出力量的百姓。 凡是在這個群體中做出貢獻的,都將獲得與付出同等的收獲。 回想了一遍自己的思路。 高水寒的耳邊已經(jīng)傳來尚羅利的提醒:“將軍,南一新村到了。” 南一新村。 是按照鄯州城為原點,建立在鄯州城南,離城池最近的可供開墾居住的新村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