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兒以為,在關中百姓遷移而來之后,隴右及河西,應以生產為主,隴右河西雖在西北,但水源尚算充裕,可開墾河谷田地,供應西北糧草補給。” “安西幅員遼闊,但可供百姓生存的土地,卻要少上許多。但安西軍政兵馬司如今已經陸陸續續探明不少礦藏,加之安西地處控弦之地,西、南、北接與異族接壤。” “當以重兵把守,開采礦藏,鑄造通寶,打造兵械。” “待降服吐蕃,使隴右西北無礙,安西西南太平,便可以河西隴右為后援,安西出兵向西開拓疆域。” 隴右。 鄯州城。 隴右節度使府衙門里。 正堂大廳中,稀稀疏疏坐著幾許人也。 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西北三道方方面面,頭頭腦腦的人物。 高水寒站在正中,夸夸其談,引出無限遐想,為西北三道描繪出一副波瀾壯闊的壯麗未來景象。 一番言論之后,高水寒看向并坐在上方的王忠嗣及高仙芝。 這兩人,手握西北三道,近二十萬大軍,百萬軍民。 說一句不客氣的話,除了朝廷和皇帝之外,在西北所有人都需要仰仗他二人的態度來存活。 而在周圍,隴右河西的臣屬官員較多,跟隨高仙芝從安西而來的卻只有甄泥等安西軍政兵馬司里的寥寥數位參謀人員。 聽著高水寒的一番激昂澎湃的描述,王忠嗣不禁喜上心頭,轉頭喜盈盈的看向坐在邊上的親家公。 “寒哥兒雖不過二十余,卻已有如此見識,平日更是沉穩有加,倒是中丞培養之功啊!” 然而,親家的夸贊,卻是讓高仙芝老臉一紅。 連連擺手:“不過是小打小鬧,上不了臺面。也就你愛屋及烏之下,對他這般看重。說起來,倒是我家這小子,能求娶大將軍家的小娘子,是我高家的福氣。” ??? 正等著西北三道兩位扛把子給出意見的高水寒,看著這兩人有來有回的進行著友好的商業互吹,不由傻了眼。 我正在說著軍國大事,你們擱著兒女情長? 似乎是感受到了高水寒目光之中的腹誹。 高仙芝一回頭,暗暗的瞪了兒子一眼:“繼續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