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位已經垂垂老矣,卻執掌帝國朝堂,身居右相之位的老人,緩緩的站起身。 顫巍巍的,好似油盡燈枯的老樹一樣,只等著一場山火,化為灰燼。 但宣政殿里,沒有人敢這樣想。 只因為在皇帝流連忘返歌舞升平的時候,帝國的一應軍國大事,都由這位老人秉持。 無數涉及軍國社稷的大事,都能經由這位老人一言而決。 李林甫的起身,有本要奏,立馬引來滿堂關注。 知情的人,在看到右相起身之后,看向王忠嗣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一絲戲謔。 世人只知這一次彈劾王忠嗣,是朝中的部分官員所為,卻不知真正的推動者正是這位帝國右相。 看著只比自己大上兩歲的李林甫起身。 李隆基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當年王忠嗣被收養宮廷的事情,滿朝皆知。 而眼前這位右相,向來最是懂得分辨自己的心思。 就如同,他希望自己能夠不用被那繁雜的政務纏身,這位右相便承擔起了天下的社稷重任。 他想要紙醉金迷,這位右相便能為他送來無數的新鮮事物和花不完的金銀。 如今。 他想要饒過被自己養大的王忠嗣,想來對方也是能夠明白的。 “回圣人。” 李林甫開始了發言,只見他緩緩抬起右手,指向朝堂上武將功勛們的班列。 隨后,這位老人雙眸中迸發出灼熱的光芒,質樸的氣息瞬間消失,威嚴的讓人不敢直視。 只聽李林甫緩緩道來:“王忠嗣戍守邊疆多年,勞苦功高,老臣深以為然。” 聽聞此言,李隆基心中一喜。 有這位右相出馬,想來朝中反對的聲音便會少上許多了。 然而,李林甫這時接著道:“老臣近來思慮良久,若說功勞,那些同樣不知年月戍守邊疆的大唐將士們,是否也應該獎賞?” 他的話鋒一轉,宣政殿內的氣氛頓時一滯。 依附在李林甫之下的官員們,無不心血沸騰起來。 右相發力了! 王忠嗣近日在劫難逃! 御座上,李隆基瞪大了雙眼,怎么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位右相,這一次竟然是不打算繼續站在自己這一方了。 李林甫卻是雙手插袖,轉身面對殿上的王忠嗣:“為將者,歷來遵循軍令如山,違令者斬于陣前。王忠嗣顧忌將士性命,人之常情,但無過卻非無罪!” 無過非無罪。 說到底,李林甫的意思很明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