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瞧著高水寒直接了當的說出這樣的話。 李林甫頓時被惹得哈哈大笑起來。 他這輩子見過的人,比高水寒吃過的鹽都要多。 哪個到了他面前,不是絞盡了腦汁的想方設法說好話討好他。 可到了這個高水寒跟前,卻是全憑感覺了。 無形的馬屁,最為致命。 李林甫開懷大笑的抬手指向一旁:“做吧,聽說你入京路上受了風寒,看著雖然不像,但大抵也是舟車勞頓,快歇著,為本相說說安西的情況。” 有個酒蒙子王忠嗣,還有個可愛小妹妹,哪里會勞頓了。 高水寒點點頭,坐在了一旁。 “安西如今如何?”開頭第一句,李林甫果然還是問起了安西的事情。 高水寒目光一轉:“回右相,朝廷信賴安西,多方支持,安西如今雖為四戰之地,卻也無人敢惹,不墮大唐威嚴。” 功勞都是朝中袞袞諸公的,安西只是個執行者而已。 這一點,高水寒分得很清。 李林甫滿意的點頭,又問:“聽說小勃律一戰,你在其中貢獻良多,為何過往本相未曾聽人提及過你?” 這一點是李林甫最為關注的,甚至于遠超高水寒和王忠嗣同行入京。 若高水寒在小勃律一戰之前,是有意藏拙,那么就說明高家是有些旁的心思的。 高水寒也停頓了一下,沉吟片刻后方才開口道:“回右相,早些年末將不喜讀書,但家父卻似乎頗有意向。只是家父終究覺得兒孫自有兒孫福,便也就借機暗中讓末將外出,作為奇兵,一來助攻小勃律一戰,二來也算是驗證一番末將的本事。捷報上描述有所夸大,末將當時不過是走了運氣而已……” 這些事,都是有據可查的。 而在安西官面上的解釋,同樣是高水寒在高仙芝的安排下,作為奇兵助攻小勃律。 這番描述,便塑造出一個父子交惡,卻又同陣的故事來。 李林甫仔細琢磨了兩遍,輕笑道:“是啊,兒孫自有兒孫福。世人常說子承父業,你又身在安西,若不領兵上陣,卻是當真說不過去的了。” 看著謙虛低頭的高水寒。 李林甫轉口笑道:“此次奉旨入京,有何打算?” 聞聲,高水寒當即抱拳起身。 “遵王事,宿宮廷,鞠躬盡瘁。” 很是中肯的回答,沒有亮點,卻也沒有過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