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一章 尸骨冷-《巡陰人》


    第(1/3)頁

    我有些猶豫要不要下去。這井給我的感覺很不好,讓我莫名地頭皮發麻。但一想到那個渾身是水的小姑娘,我心里又七上八下的,隱隱想到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

    我還是得下去看看!

    再次把繩子放下去,脫掉鞋襪,然后抓著繩子鉆進了井里。這井口其實不大,不過容下一個人綽綽有余。

    我攀著繩子,腳蹬在井壁上一節一節往下放。這井壁也是用同樣的石板砌成,幸好比較干燥,也沒有生長苔蘚之類的東西,不容易打滑。

    我們家從事的行業原本就是跟尸體和墓穴打交道,這種下洞攀爬的活都屬于基本功,從小被我三叔拎著磨煉,所以也算不上太難,屬于閉著眼睛也能做到的事。

    但下了有七八米后,就覺得不對,我的腳居然開始有點蹬不到井壁了。這時候我才發現,我周邊的空間居然越變越大。剛下來的時候井洞只有半米多點,但下到現在,已經是一米有余了。

    我只能雙腿絞著繩子,不依靠井壁往下滑。越往下走,就感覺出空間逐漸在變大。這井壁居然是傾斜向下的,越往下越寬,儼然是個上窄下寬的倒喇叭形狀。

    這難道是……喇叭甕?

    我忽然就想起三叔跟我說過的一種東西。這種倒喇叭形狀的地下空間,在我們這一行里稱之為“喇叭甕”,據說是根據戰國時期的墓葬原理,反向推導出的陰陽布局理論。

    在春秋早期的王墓,大多是箱墓。也就是墓室直上直下,四四方方,像個箱子一樣。這種結構在理論上可以聚斂大量陰氣,保證墓主尸身不腐,比埃及的木乃伊還行之有效。但這種墓穴結構也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時間長了容易垮塌。要是遇到地震什么的,就更不用說了。

    后來到了春秋后期,我們行內出了個驚才絕艷的老祖宗,他發明了一種斗墓。這種墓穴結構,地上占地面積跟箱墓差不多,但墓室四壁卻是傾斜向下的,上寬下窄,整個墓室就像舀米的斗一樣,因此被稱為斗墓。

    比起箱墓,斗墓的設計不僅彌補了箱墓容易坍塌的缺陷,而且還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功效。它可以憑借四壁傾斜的特殊結構,讓死者的怨氣得以快速發散。這在我們行內稱為“散怨”。

    在我們這一行,“散怨”可以說是歷代同行都非常注重的一點。因為絕大多數人死后出現的怪事,比如起尸、回魂等等都跟死者本身的怨氣脫不開關系。于是這種可以散怨的斗墓很快就風靡了起來,甚至后來許多的盜墓賊都被人稱之為“倒斗”,就是由此而來。

    不過后來隨著時間的變遷,又有一種新的墓局被人設計出來。這種墓局的結構完全是跟斗墓相反,造成上窄下寬的特殊結構。這就是喇叭甕。

    它所要達成的就是與“散怨”截然相反的效果,也就是我們行內所說的“封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石屏县| 镇康县| 都昌县| 石狮市| 烟台市| 宜兰市| 宁都县| 沽源县| 枣强县| 玛曲县| 崇州市| 涿鹿县| 蒙城县| 太保市| 利川市| 策勒县| 犍为县| 桦南县| 平顺县| 全椒县| 台北县| 平利县| 蚌埠市| 巴彦县| 突泉县| 通榆县| 泰州市| 邮箱| 德安县| 乌拉特前旗| 淮北市| 香河县| 贵港市| 米脂县| 绿春县| 金门县| 包头市| 上杭县| 银川市|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