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投其所好》
第(3/3)頁
原來周宴京喜歡這樣的,男生都喜歡這樣的女神。
不過,別說他們,她也對那些真正溫柔、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生有好感。
-
“女神”本人孟丹枝正和許杏踩在花壇里拔花。
外婆當(dāng)年種的這些花一直是打掃的人處理的,對方也不是專業(yè)種植花草的,難免死了一些。
上回和周宴京來也忘了處理。
這回在和陸洋赴約之前,孟丹枝打算把花壇清理一下,穿上膠鞋,連根拔起。
花壇瞬間空蕩不少。
兩人身上都沾了不少泥巴,許杏拿手機(jī)拍照:“老板,我從沒見過你這個樣子。”
頭發(fā)隨意地扎成丸子頭,穿著圍裙。
她印象里的孟丹枝,一身精致的旗袍,站在那里就該是一道寫真照,一幅風(fēng)景。
“說得我和你不一樣,不是人一樣。”孟丹枝眨眼,“我確實不是,我是仙女。”
許杏將照片發(fā)過去。
孟丹枝看了看,還真差距有點(diǎn)大。
她從地上的泥里的一支月季,拍了張照發(fā)給周宴京,認(rèn)真:【宴京哥,這是我送你的玫瑰。】
許杏揶揄:“是不是給周師兄發(fā)消息!”
孟丹枝:“不是。”
許杏才不信,分享生活除了給喜歡的人分享,還能給誰說,難道給閨蜜看摘花啊?
因為時差,消息無法秒回,孟丹枝轉(zhuǎn)頭忘了這事。
……
陸洋在聽孟丹枝說過之后,就去看了下這回申請非遺的資料,有食品的,有手工的,看上去似乎都很正常。
但按照孟丹枝的說法,里面有問題。
周宴京肯定不會無緣無故讓他來處理。
陸洋將其中關(guān)于刺繡的拎出來,這回只有兩個,一個是孟丹枝,一個叫朱可。
湊巧,兩個都寫了蘇阿婆的名字。
兩個人的作品各有千秋,孟丹枝的作品紛雜,從小東西到屏風(fēng),色彩和技藝千奇百態(tài),可見心思靈巧。
朱可的則十分大氣,皆是大繡品,什么牡丹國色之類的,就連陸洋這個看慣了傳統(tǒng)工藝作品的人,看見都不由得驚嘆。
這拿出去參加國際展覽都可以了吧。
他倒回去資料,朱可今年才剛剛二十歲,這手藝都算得上是天才。
國內(nèi)大多數(shù)非遺傳承人的年齡都在四五十歲左右,那時不管是眼界還是水平都已經(jīng)成熟。
這回一下子來了兩個年輕的。
陸洋都明白這壓住還沒確定的原因了,估計他不用多管,后面認(rèn)定肯定還要調(diào)查的。
他一頓,這才注意孟丹枝的名字。
姓孟?好像是孟照青那個妹妹?
陸洋雖然和孟照青他們的關(guān)系沒有熟稔到一定地步,但也是見面會打招呼的。
他自然也聽聞孟丹枝的事,畢竟她以前去過b大,他們專業(yè)很多人都知道。
好家伙,原來周宴京的未婚妻是她。
這……年齡是不是有點(diǎn)差距,難怪那時候孟丹枝有點(diǎn)黏周宴京,陸洋感覺懂了。
他嘖嘖兩聲。
-
等周宴京看見孟丹枝發(fā)的消息已經(jīng)是許久之后,他剛從現(xiàn)場離開,剩下的不用他。
他松了松領(lǐng)帶,點(diǎn)開圖片。
泥里裹著一支月季,紅艷如火,只是有一點(diǎn)枯萎,大約是到了凋零的季節(jié)。
孟丹枝的手也被拍了下來,沒有了戒指,只能從灰黑色的泥中看出一點(diǎn)白皙皮膚。
周宴京回復(fù):【枝枝,你送我枯的?】
隔了會兒,孟丹枝才看到他的消息。
是嗎?枯了?她再看一遍,好像真的有點(diǎn)枯了,這不是當(dāng)時心血來潮,沒有注意。
孟丹枝心虛,但不能這么說出去,顯得她不上心。
她干脆顛倒黑白:【宴京哥,你這么久才看它,它生氣,一不高興就枯萎了。】
對面忽然沒了動靜,一直在“正在輸入中”,孟丹枝不知道他會說什么,越發(fā)好奇。
許久,一句話跳出來。
周宴京:【原來它也會患相思。】
還未看清,又有新消息送達(dá)。
周宴京:【所以送花人也是這么想的嗎?】
明明是文字,孟丹枝的心弦卻像被言語撥動,耳朵在他的問題里紅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