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投其所好》
第(2/3)頁
年輕人嘛,他還挺喜歡這沖勁。
他敲了敲桌子:“小女娃想的真容易,要是這樣,也不會每年就幾個人申報成功了。”
孟丹枝問:“知道那個人叫什么名字嗎?”
駱老爺子搖頭:“不好說。”
提前得到點消息已經算好的了,怎么能直接說。
“她手上據說也捏著蘇阿婆的資料。”駱老爺子想了想:“你的資料是蘇阿婆當年準備的,現在看,可能比人家落后一些。”
孟丹枝點頭:“我知道了。”
官方有給過需要什么資料,按照要求準備就可以。
“不過,我不記得外婆有什么教了很多年的學生。”她會這件事還是很重視:“而且還準備資料。”
如果給別人準備了,又怎么會給她準備呢。
駱老爺子:“這我就不知道了。”
-
因為這件插曲,孟丹枝需要留在這邊,時間不定。
回到宅子里,許杏都一臉懵:“會不會是你外婆覺得你不會當這個,然后選了別人啊?”
“不可能。”孟丹枝斬釘截鐵。
外婆很久以前想讓她媽學刺繡,但是她媽明顯不喜歡刺繡,后來將一腔熱血都放在她身上。
她臨去世前,還叮囑自己不要放棄這門手藝。
放出狠話后,孟丹枝自己又開始不確定了:“我外婆以前確實教過幾個學生,但這些學生我都認識。”
好些個都是阿姨的年紀了,要么嫁人后不再刺繡,要么就自己開個小店,賣賣小東西。
要是她們想申遺,早就去了。
孟丹枝十幾歲才回寧城上學,對于以前的事也不太清楚,思來想去,打算找些當年外婆教過的阿姨們。
這些人當初葬禮都來過,很好找。
孟丹枝一下午拜訪了三家,得到的結果都不盡如意。
第二天,她先重新跑了一些地方,將當年外婆準備的資料更新換代,這個倒是簡單。
傍晚,事情終于有了進展。
“你要說以前的學生,其實你外婆當年教過挺多人的,有的人學了幾個月就走了。”
孟丹枝問:“有沒有我外婆很看重的?”
阿姨拿著簸箕裝東西,一邊說:“看重的有幾個,但據我所知,都嫁人啦,不干啦。”
街坊鄰居的,她們基本都認識。
“不過說申報非遺的。”她們都懂非遺什么意思,這些年上新聞的,和寧城本地的非遺也不少。
她想起什么:“上次有個人也到街道這邊來跑了,姓朱。”
這個姓一出來,孟丹枝就知道是誰了。
沒記錯的話,叫朱香茹。
她從來沒把這個人考慮在內,因為早在她沒回寧城前,外婆就將這個人逐出去了。
為此,外婆還因生氣躺了好幾天床。
“朱香茹嗎?”孟丹枝直接問。
“朱香茹?不是她。”對方猛地記起這是誰:“你一說,我感覺這倆人還真像,是她女兒差不多。”
“我知道了,謝謝阿姨。”孟丹枝道謝離開。
不管是朱香茹還是她女兒,朱香茹一個沒學完的人,后面又去找哪個人學的,找誰推薦的,怎么可能和她同出一源?
這件事絕對有問題。
許杏得知,立刻猜測一大堆:“電視劇這種情節,一般都是假借名頭的,畢竟你外婆在寧城人盡皆知。”
孟丹枝:“如果真是我不如人就算了。”
外婆脾氣好,能把朱香茹逐出師門,幾乎是犯了最嚴重的錯,又有什么資格用她的名字。
“她到底做了什么啊?”許杏問。
“光我知道的是抄襲,其他的外婆不愿意多說。”孟丹枝冷笑:“你說可笑吧。”
刺繡可以用的花樣多的是,從生活中汲取靈感都可以,但直接照搬別門工藝的成就,不止是手藝的問題,是人品的問題。
孟丹枝:“想必她那個外婆的資料也是假的。”
許杏:“那肯定不行,我剛剛上網查了,國家對這個管的很嚴呢,這不是弄虛作假嘛。”
-
今天實在太晚,孟丹枝沒有再出去。
遇到這種事,她也是心情差得很。
估摸著時間,她給周宴京發消息:【宴京哥,你到了嘛,早上走怎么不告訴我。】
過了會兒,對面才終于回復。
周宴京:【剛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霍邱县|
阳春市|
郑州市|
肃南|
华宁县|
万安县|
高陵县|
逊克县|
永善县|
涿鹿县|
凤山县|
土默特右旗|
哈巴河县|
来凤县|
左贡县|
山西省|
吴江市|
横峰县|
新昌县|
漳浦县|
武城县|
广元市|
大渡口区|
旬邑县|
玉溪市|
灵石县|
墨江|
八宿县|
宣城市|
界首市|
和龙市|
双柏县|
含山县|
城口县|
西乌珠穆沁旗|
泰顺县|
洮南市|
洱源县|
吕梁市|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