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史料-《尋寶神瞳》
第(2/3)頁
“外公,這四合院周圍明里暗里的好些安保人員,沒吃過豬肉也總見過豬跑吧。那兩個人朝那么一站,我就看出來了。那家伙見到我們,目光中還帶著挑釁,于是就想著惡心他一下,讓那里的安保人員去找兩個保鏢聊聊天。沒想到,他居然和其他的食客動起了手,有那個下場可跟我們沒關系。”
哈哈,詩老無奈的笑了笑,這小子真是太賊了,整人還整出一大堆理由。
“水果少吃點,等會晚飯就好了。聽蕓黎說,你打算給偏遠的山區捐贈新的學校。這是好事,我全力支持你。”
李墨于是把自己遇到曾國藩后人的事情也提了下。
詩老聽完沉默了會兒才說道:“你的意思是,洪秀全寶藏是真的存在的,但可能在當年已經被曾國藩挪了位。也就是說現在洪氏后人的藏寶圖其實就是一張廢紙,根本沒用。”
“我是這么猜想的,所以今天下午都窩在圖書館里查看一些文獻資料。這不,還有幾本沒看完,就借出來看了。”
詩老來了興趣,關掉老式電器。
“說說看,有什么收獲沒有?”
“有一點,不過資料還不算全,我大概說說。”李墨回憶下腦海中的信息說道:“太平天國后期,清軍派遣的探子發回的情報中就說到,太平天國總圣庫中至少還有一千八百萬兩的白銀,其他分圣庫也還有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而且洪秀全這個人對金銀財寶有特殊的嗜好,他的帽子都是純金打造,重達八斤。穿的龍袍是又金絲編成的,紐扣都是鑲嵌著寶石的金疙瘩。還說洪秀全的生活用具都是黃金做成的,日常普通一頓飯,就有六十四個黃金大碗來裝菜,用的金筷子有一尺長,洗澡用的浴缸,馬桶甚至夜壺都是純金打造。”
“史上流傳下來的關于這筆財富下落有這么一個說法,就是說圣庫中的寶藏其實是被曾國藩的兄弟曾國荃給運回了自己家里。那位曾九帥確實名聲不太好,走到哪里就搶到哪里,貪到哪里,一車一車的往家里運著金銀,把增加搞得富可敵國。”
“后來有人舉報說在曾國荃的家里發現了天國的寶貝,還有人看見曾國荃往老家運了兩百多船的財寶,但是經過曾國藩政敵的調查,證明曾國荃是被冤枉了,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曾家并沒有在打下金陵后變得更富裕,一直到清朝滅亡,曾家的房子連地都算上,也就值個一百多萬兩銀子,比起其他同等級的家族來說,那還算是顯得寒酸的。”
李墨說到這里,吃了幾塊西瓜潤潤喉嚨。
“你覺得這個說法最接近事實?”
李墨吐出幾粒西瓜子繼續說道:“本來不信,不過出了曾怡這檔子事,兩兩關聯起來推測,那這種說法就值得我們好好去推敲了。”
“還有這么一段記錄,根據史料記載,曾國藩領導的湘軍攻下金陵后,曾帥就裁掉了兩萬五千士兵,那些士兵后來衣錦還鄉,都買了地建了房,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可那時候的清朝政府,早就已經入不敷出,那錢肯定不是朝廷發的,曾國藩那里也無賬可查。那么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呢,種種跡象表明,太平天國寶藏憑空消失,要說他沒有從中發筆橫財,這話肯定沒人相信。”
詩老點點頭,露出思索之色。
“小墨,那你說同治皇帝為什么沒有派人追查下去呢?”
“史料上說,其實同治皇帝也派人暗中調查過,但沒有下文,可能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確實是沒有查到什么有力的證據。第二,查到了有力證據,但同治皇帝怕逼反湘軍,所以不敢動。”
“這么說來,當時金陵城里圣庫中的巨額財富最終都落入到了曾家手中?”
“誰知道呢,不過我倒是認為金陵城中圣庫里的金銀財寶只是洪秀全寶藏中的一部分。狡兔還知道三窟呢,更何況是洪秀全那樣的人。在洪秀全寶藏沒出世前,一切終究都是個謎。”
“你們倆都洗洗手,準備吃飯了。”
李墨站起來,一手捧著三本書,一手端起空盤子朝客廳走去。
“最近一段時間,外面很鬧熱啊,你這次怎么不想參與進去?”
“以前是不爽某些人,現在更是不爽某些人。以前是覺得他們找不到洪秀全寶藏,現在是認定他們不會找到那個寶藏。先等等看吧,如果他們運氣好能夠找到,我也無話可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五大连池市|
大姚县|
彰武县|
扶余县|
新蔡县|
合作市|
碌曲县|
德兴市|
南澳县|
象山县|
华池县|
东方市|
泸溪县|
新宾|
那坡县|
林口县|
永善县|
七台河市|
会同县|
高碑店市|
慈利县|
新河县|
安阳县|
长寿区|
和静县|
兴国县|
锦屏县|
莱芜市|
定州市|
文昌市|
广安市|
清苑县|
乌海市|
彰武县|
华蓥市|
伊春市|
汉川市|
镇宁|
始兴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