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真狠毒至極!”趙啟也咬牙切齒地說道,隨即又趕緊對呂不韋問道:“閣老,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矣!還請閣老調動兵力,挫敗其中陰謀。” 呂不韋聞言精神一振,到底是和我王一同尸山血海滾過來的,面對危情,絲毫不慌不亂,反而想的是如何反擊。 也罷!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呂不韋稍作沉吟,對趙啟說道:“兵分三路,一路帶著這些家丁去就近的村子,喚出村民共同守堤壩,防止世家卷土重來的同時,與世家切割開來;一路溯河而上,支援危難之堤壩,不惜一切代價,務必保住堤壩;一路前往城門迎侯廉頗將軍,令其迅速控制全城,士紳官吏,一體拿下,待雨后詢問,并派遣步卒一部,前來大堤支援。” “諾!”趙啟聞令立即應諾,隨即對著麾下羽林衛安排了起來。 不多時,呂不韋與趙啟再次踏上征途。 噠噠的馬蹄再度響起,卻沒有了以往的清脆之聲,河水已經漸漸沒過了馬掌,如此情況下,便是呂不韋想讓趙啟先行一步也不可得了。 好消息是沿途路過六個挖堤的點位,世家的行動都被羽林衛士們制止住了,雖然有些地方還在封堵,但顯然已經沒有了潰堤的風險。 壞消息是,馬蹄下的水位還在不住地上漲,而且,上漲的速度居然有上升的趨勢。 大家都明白一定至最后一處挖堤點出了大亂子了! 呂不韋和趙啟也不再說什么,留下十名羽林看住已經封堵好的堤壩和世家的家丁們,帶著收攏沿途的數百羽林衛,急匆匆地趕往最后一個地點。 很快,一行數百人來到了現場,可是現場的情況遠比呂不韋想象得復雜,世家的家丁、聞訊而來的村民黔首,還有自己派出的羽林衛,呈三角形對峙,任由一旁兩三人寬的大口子汩汩地淌著河水。 很明顯,村民受世家的蠱惑以為自己所派的羽林衛是來毀堤淹田的。 為首的羽林衛的曲長都快急瘋了,嘶啞的聲音不斷地向村民們解釋自己是來護堤而不是來毀堤的,可惜先入為主的村名哪里聽得進曲長的解釋,紛紛報之意鋤頭棍棒。 按理說“民不與官斗”,何況對方還是都城邯鄲來的王使,可是田地對于百姓來說,那就是命根子啊,是全家老小賴以生存的根本啊!被逼到死路的百姓,終究放下了心中的恐懼,拿起了武器保衛著自家的命脈。 看著不斷流水的堤岸,呂不韋當然也明白必須果斷處置,否則損失就更大了。 然而作為文官的呂不韋能想到的還是好言相勸,抹了抹臉上的雨水,呂不韋正準備前出對百姓們說明情況。 可是一旁的趙啟卻把他攔住了。他知道,此時文法已經不管用了,亂世便應用重典。再有遲疑,恐怕自身都難保了。 “閣老,風急雨驟,呼喊已是不易,況對面之百姓顯然已經被世家之人所蠱惑,一時半會難以說通。而那缺口卻是等不得了!”說著,趙啟往那缺口處一指,正好一大塊的堤岸再次被河水沖落下來。 呂不韋心急如焚,對著趙啟說道:“任憑將軍施為,速速堵住缺口為要,出了何事,本閣老一力承當!” 得到呂不韋許可的趙啟立即應諾。 隨即指揮羽林衛們,大喊道:“目標堵住河堤缺口,但有阻擾者,立斬之!” “諾!”眾羽林一同應諾道。 隨即一條紅龍出現在了重重的雨霧之中,世家之家丁和百姓黔首還欲阻撓一番,卻被羽林衛士無情地砍翻在地。 很快突破阻攔的羽林衛們來到了堤壩的缺口前。 可是,堤岸的情況遠比趙啟在遠處看起來的更為嚴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