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略略思索一番,呂不韋終于下定了決心,試探地對著廉頗說出了自己的意見道:“既然任城所屬已經做出如此悖逆之舉,吾等亦不可心慈手軟,需以雷霆手段,方能震懾宵小?!? “然也!此陰托盜匪,而刺殺于朝廷忠誠之舉,與反叛無異也!誅滅三族可也!”見慣血腥的廉頗自是明白何時該心存善念,何時該舉起屠刀。 “嗯!”得到廉頗的進一步支持的呂不韋很快做出決斷:“老將軍,煩請您調兵遣將,一路騎快馬,繞過任城城南之埋伏而入城,在城中羽林衛的配合之下,趁其不備之時,迅速拿下城防,控制全城,最重要的,要收集到其氏族、官府勾結盜匪陰謀作亂的證據?!? “明白!我派趙啟率一千五百騎兵親自往任城!”廉頗很快答應道。 呂不韋隨即繼續說道:“另一路,直撲其城南埋伏之地,就地剿滅之,當然若是能夠俘虜之是最好,其能做伏兵之用,必為青壯也,我大趙如今最缺的便是人矣,且其首腦可做人證之用,當然,若是不好俘虜,寧殺勿放!” “呂卿太高看他們了,本將親自出馬,只需三千兵馬,必然給卿全部俘虜來!”廉頗不以為意地說道。 “將軍不可!若是將軍要親上戰爭,這幾百俘虜,不要也罷!”呂不韋立即阻止道 “呂卿何不信本將哉!本將雖老,卻力能挽弓,智能勝將!”廉頗頗為惱火地說道。 呂不韋組織廉頗上戰場,自然是出于廉頗的安全考慮,畢竟戰場上箭矢無眼,便是再有把握的戰場,也是兵兇戰危的存在,若是讓老將軍親自上陣,萬一有個什么損傷,王上能饒得過自己? 當然,話不能這么說。 “將軍誤會矣!”呂不韋頗有些急躁地趕緊澄清道:“非是不信將軍,而是本陣之中還需將軍坐鎮也!將軍忘卻了我王被刺之事耶?趙禹等人便是將我王身邊之將一一調走而行刺殺之事也,如今趙啟將軍離去,若老將軍再行離去,本陣中便無將軍坐鎮矣。” “若此時,有另一只隊伍來襲,雖我軍兵多,然群龍無首之際,極易為敵人所趁,此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也!伏兵,既已知之,遣一員校尉足以,便是讓他們逃了,無非在費點氣力,花些時間追捕,此癬疥之疾爾,若本陣有失,則新政大局崩壞矣!望老將軍察之。”呂不韋又繼續補充道。 廉頗聞言,點點頭說道:“便,如卿所言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