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那功夫,多去整肅一番吏治(整理下大綱),多去思考一些新政(考慮下新的故事線),甚至哪怕是找找底下的弟兄們談談心(跟責編嘮嘮嗑),都好過無意義的胡思亂想! 天降孤于此,自當有一番作為,縱是當了那王莽又如何,縱是頭顱做了酒杯又如何,縱是遺臭萬年又能如何!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人活一世,總該有故事讓后人看! 想通一切的趙括,總算將趙禹話語中的負能量盡數消除,隨即打開宮門,一眾宮娥宦者跪倒一地,夕陽映照在趙括的臉龐,多了幾分紅潤與堅毅。 “傳令:一、稟明太后今日之事,由其選宮中能者繼任宦者令;其二,令平原君與廉頗速速進宮見駕!”趙括對著宦者吩咐道。 一旁的管事的宦者立即領命而去。 很快,平原君率先來到了宮中。 倒不是其他原因,只是平原君在審查了街頭對峙之情境,又結合趙括回宮時的情景,已然想到了趙括可能為趙禹之言所惑,這便急匆匆地想要入宮覲見,勸導一番。 不想趙括剛好宣他入宮。 一通簡單見禮,趙括還未及說出宣平原君此來之意,平原君卻先行開口說了起來。 “我王切莫因趙禹一家之言,而動搖新政之念也!趙禹者,宗室膏腴子弟也,雖經藺上卿之調教,然其未聞民間疾苦,未經戰亂之害,所言所行皆以奉前朝典籍為圭臬,視世家望族為國之根本,其眼界尚在都平君之下,況我王乎!” “我王重民生,輕徭賦,與民修養,此我大趙萬世之基也!于國于家皆是大利也,世家貴族雖有一時之痛,卻享萬世之榮,此智者皆知者也??v有一兩世家貴族不曉其中深意而欲叛我王,亦不過疥癬之疾焉!”平原君急切地對趙括輸出道,根本不給趙括插話的機會。 “況,新政剛剛實施,正是極力推進之時,若是朝令夕改,豈不令此次刺殺背叛有其名焉!此方為我大趙動亂之因者!新政之推行也,便是沒有趙禹等人,亦會有其他人反對。凡變者,無非利益重新分配,利益受損者必然反對,此自古皆然也!我王只需認定有利于我大趙,則切莫猶疑也!”平原君繼續說道。 趙括看著激動的平原君,笑著說道:“平原君亦是公室之人,據寡人所知,長平戰前,君別院所屯糧秣恐亦不在少數,而新政施行之日,君上損失更是慘重,怎的如何回護新政哉?”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