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見到楚國美女身姿的趙禹,心里卻有了別樣的想法。 悄悄地在楚使耳邊細細耳語了一番,直聽得楚使雙眼發亮,連說妙哉!有理! 臨上車,趙禹又遞給楚使一個眼神,似乎再說道:“用點兒心,好生辦!” 楚使也回應一個肯定的眼神,回道:“老哥放心,一定辦好!” 在彼此曖昧的眼神中,趙禹的車輦緩緩離開楚國使館,慢慢朝著王宮駛去。而在趙禹離去后,楚使也不敢怠慢,立即修書一封,派遣心腹之人就往楚國報信而去。 不多時,趙禹的車輦已經駛入了王宮之中。 什么?燕國?燕國使館? 去那干嘛! 需要嗎? 怎么的?燕國還敢有什么意見不成? 趙禹表示,堂堂趙國亞卿,去燕國這種揮手便能滅之德國家使館,跌份,不去!回頭跟秦國盟誓后,直接通知燕王就行了。 總之,經過趙禹與各國使者們一通的唇槍舌劍,終于在友好協商的氛圍下達成了一致。 燕國作為戰爭的發起者,又輸了戰爭,理應得到懲罰,割讓燕北及薊城在內的二十余城與趙國;燕趙以薊城為界,趙國保證不再對燕國繼續用兵。 當然,考慮到趙國由于全國重心北移,無法保證河內百姓的安居樂業,故特請魏國入河內主政,趙國僅“象征性”地保留野王一城之地。并且趙國承諾十年內不得干涉河內一郡的政治軍事事宜,當然前提是上黨郡和野王城沒有受到攻擊。 前者是為了堵住魏國的嘴,后者則是為了安撫秦國的情緒。 同時,為了報答楚國使者在大殿上率先放棄插手燕國之事,趙括決議與楚國互盟! 年前,河內大軍在郡守王檣的率領下,并在秦軍斥候的監視下,帶著幾乎全郡的人口、糧食,全面退守野王城,上黨郡郡守鄭新早已等候在野王城,隨即接收了河內郡的人口,帶回上黨郡安置。 魏國大軍也在信陵君的指揮下全面占領河內郡,在魏國大軍重新占據安邑后,信陵君終于放下了心,隨即帶著答應趙國的糧秣啟程前往邯鄲,恭賀趙王登基。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對面的秦國已經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遠在無終城中的燕王,終于得到了秦王的回復,日日孤懸的心也算是安了下來,隨即派出使者,欲將薊城中太廟移至無終城中。 轟轟烈烈的趙燕大戰,終于在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年的除夕前落下了帷幕。 趙括的面前,一份全新的歷史畫卷已然悄悄展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