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于運動的關系,盡管傷在喉嚨,盡管切口很薄,但汩汩的鮮血還是不住地從燕軍屯長的喉嚨冒出,流經衣甲,又被首領的右手按著的自己的雙手擋住,慢慢浸透雙方的衣物的同時,也在彼此手中充當了潤滑劑的作用。 終于,再又一次的發力后,屯長手中的刀幣終于不堪重負,趁著鮮血的潤滑,從首領右手的空隙中掉落在地,當啷一聲,在周圍嘈雜的敲打聲與對話中,發出了不太響卻異常明顯的聲響,畢竟人們對“錢幣”的聲音最為敏感。 而青黑色的刀幣混雜著血液的鮮紅,在一眾白衣素服之中顯得尤為的明顯。 首領最先反應過來——“瞞不住了!”隨即奮起全身的氣力,將屯長推向半開的路障,砸開路障的同時將其后的幾個守兵給砸了個趔趄! 再看首領,身外長袍已經駐地,一身緊身短打的衣物顯得格外精干,哪里還有方才憨厚模樣,手中更是不知在何時已經多出兩把匕首,表面被打磨得光亮,刃口處更是發出陣陣寒光,即便在午后的陽光下,依然仿佛能感受到匕首之上的寒意。 首領雙手握匕,左匕向內主防守,右匕向前主進攻,而握著進攻匕首的右手還滴滴答答地,不住往下滴著鮮血!趁燕軍陣腳大亂之際,首領沒有任何的休息和猶豫,立即欺身上前,左擋右刺,身形飄忽不定,匕首上下翻飛,不住地收割著面前燕軍的生命。口中同時大喊道:“奪門!” 其實不待首領下令,早在首領手中刀幣掉落的瞬間,其后的手下已經做出了反應,稍稍一個愣神后將手中的樂器拋棄在地,或從腰間、或從馬旁、或從棺材之中掏出各自的家伙,再沒有絲毫地猶豫,紛紛跟隨著首領沖向城門。 守門的燕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一個照面就被趙國的細作們殺去了十余人,光是細作首領手上就有四條人命。而且因為屯長先死于首領之手,一時間失去了指揮,一屯五十余人的精銳燕軍竟被二十多人的趙國細作所壓制。 趙國的細作們顯然也是演練多遍,配合默契:首領與兩個武藝最好的細作被當成了開路先鋒,手持短刃,取一寸短一寸險之精義,仗著自身武藝,奮力拼殺出缺口; 接著是手持刀劍的十一人普通細作,在為突進集團補刀的同時,也分擔一些突進集團防守的壓力,其中更有三人手持弓箭,負責遠程射殺敵軍統領。 兩側則是身高臂長的八人,手持藏與棺材之中的長矛等武器,其兩人為一組,一人格擋一人突刺,相互配合著護衛陣型的側翼,同時還要負責蕩開可能來襲的箭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