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父皇?”朱標有些難以置信,“莫非是宣國公?” 朱元璋想起李善長聽到秦川說出內閣之后那副目瞪狗呆的表情,失笑地搖了搖頭,“也不是他。” “那會是誰?兒臣實在想不到。還望父皇明說。” “是一個奇人,等咱處理好宰相一事,咱就帶你過去認認門路。”朱元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 ......... 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初,認為元失其鹿的原因在與元代的朝會是皇帝與宰相商議之后便可決定天下大事。 朱元璋認為這樣不好,不利于皇權的深入人心。 便極力推行大朝會,京城但凡有點品級的官員,都能參與大朝會。 如此一來,皇帝威權自然得到很好的擴張,百官的言路也由此敞開。 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稍有爭議,整個朝會很容易淪為菜市場,爭議雙方從爭論朝政發展到人身攻擊。 奉天殿內, “陛下到!” 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就看到朱元璋在一群太監的擁簇下,緩緩走了出來。 下方,眾位大臣機械一般地各就各位,行君臣大禮三跪九叩,跪地齊聲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落座后,淡淡地說道。 “平身。” 諸位大臣再次齊呼:謝萬歲!一個個齊刷刷的站起身來。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朝臣起身站定,當值太監上前兩步,佛塵一甩,尖聲叫道。 “啟稟皇上,微臣有本啟奏。” 話音剛落,站在文官最前面的胡惟庸急忙率先出列啟奏。 朱元璋面帶笑意地看著他,笑呵呵地說道:“今日的朝政稍微往后靠一靠,今個朕有話些話要說。” “老臣遵旨!” 胡惟庸愣了一下,當即退了回去。 階下的大臣也都沒有發出任何議論之聲。 領導嘛,總是喜歡在開會前說幾句。 朱元璋一臉笑意地望著胡惟庸道:“諸位大臣,你們以為胡惟庸這個宰相做的怎么樣?” 轟! 一句話,宛如晴天霹靂! 底下的群臣頓時炸開了花。 陛下這話是幾個意思? 做的怎么樣? 陛下是想對胡惟庸動手了嗎? “肅靜!朝堂之上,何等嚴肅之地?諸位不要竊竊私語,殿前失儀。” 當值太監拿著響鞭空抽了幾下,尖聲提醒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