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缺乏可靠的盟友,近幾年先不說別的,除了荷普法三國簽訂三邊協(xié)定,荷普還簽訂通關(guān)協(xié)定,允許普魯士的南方萊茵省的貨=貨物通過荷蘭的出海口對外銷售工業(yè)品。 除了以兩個外,普魯士還和瑞典簽訂了互不侵犯協(xié)定,穩(wěn)住波羅的海對面的北歐大國。 這些協(xié)議都為普魯士獲得了跟這些國家同等盟友的同等待遇, 不過在于奧地利和沙俄時,普魯士角力想要保證戰(zhàn)略自主性,卻是沒有跟兩國簽訂軍事協(xié)定。 因此普魯士一旦遇到軍事,并不能從別的國家那里獲盟友般的幫助支持,普英伙伴關(guān)系也是如此。 因此,普魯士既然享受了外交中左右逢源的靈活性政策,那么就會難免喪失一定的可靠性,畢竟,總的來說,普魯士在左右逢源的外交局勢中獲利更多。 相信只要俾斯麥不把一手好牌打的太爛,未來普魯士這個新興大國極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可以與大英帝國、沙俄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奧斯曼帝國五大超強帝國并駕齊驅(qū)的歐洲主要大國的行列。” “陛下竟然如此看好普魯士,幫我們是不是可以在他身上多投資一點政治資本呢” 說話的是前首相羅庫森,保守派在他身上特性盡顯,“法蘭西狼子野心,多一個普魯士跟荷蘭關(guān)系更加密切些,對荷蘭來說,總歸好一些。” 威廉應(yīng)答道:“自然,我們的駐普魯士大使皮爾森大使先生,現(xiàn)在正在普魯士應(yīng)該在跟俾斯麥進行著代表兩國深切友誼的談判了” “皮爾森已經(jīng)開始了” 除了首相托爾貝克和外交大臣海斯貝特.馮外,其他的人都驚呆了。 就連包括羅庫森兩人也是露出了驚艷之色。 皮爾森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他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令荷蘭人都震驚的奇跡。 1857年,年近22歲的他就從萊頓大學以最高學分的成績畢業(yè),領(lǐng)袖絕倫,無人能比。 甚至萊頓大學的高層,都曾感嘆他的離開,是萊頓大學的一個巨大損失。 很多人問為什么? 因為答案是,他離開后,萊頓大學從此就消失了全國最多的關(guān)注焦點。 果然,是金子去到哪里都會發(fā)亮。 同年8月,他高分通過考試,進入荷蘭外交界,一路擢升,到了1858年2月1日,年僅23歲的他,打破荷蘭有史以來的記錄,24歲成為符騰堡公國的公使,掌管荷蘭駐符騰堡公國的一切事物。 當年符騰堡跟荷蘭的關(guān)系大大轉(zhuǎn)變,甚至兩國公開的成為盟友關(guān)系,一時間,皮爾森的大名開始在南德意志邦聯(lián)盛傳。 幾個月后,1858年12月年,皮爾森調(diào)到了薩克森-魏瑪-艾森那赫大公國,不過這次卻是公開的任務(wù),就是改善兩國的關(guān)系,同時幫助荷蘭與薩克森-魏瑪-艾森那赫大公國王室之間傳遞信息,做了一份郵差的活。 原來,荷蘭王室和薩克森大公國王室一樣,薩克森-魏瑪-艾森那赫當時的太后瑪利亞.帕夫洛芙娜也是沙俄沙皇保羅一世的女兒,不過她是排在第三女兒,而荷蘭當時的太后安娜.帕夫洛芙娜則排在保羅一世女兒中第六。 兩人是親姐妹,也是保羅一世眾多子女中,自1855年她們的弟弟沙皇尼古拉一世去世后,保羅一世僅存還活著的子女。 由于兩地相近,因此兩人是眾多姐妹兄弟最親的,甚至最后,兩人還親上加親,瑪利亞.帕夫洛芙娜兒子,卡爾.亞歷山大在1842年就娶了小姨安娜帕夫洛芙娜唯一的女兒,荷蘭唯一的索菲公主,卡爾.亞歷山大于1853年繼承薩克森-魏瑪-艾森那赫公國大公位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