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朱重八的頭發已被剃個精光,有僧人拿香頭要給他頭上落下香疤,結果那香頭兩次落下,兩次俱滅。 有僧人驚恐道:“行石此人絕非佛門弟子,罪孽深重,不可受戒。” 皇覺寺住持也是驚怒,隨后就將行石之名從法冊上除名,并囑咐絕不可讓此孽障踏入佛堂一步。 自此朱重八雖然在皇覺寺當了和尚,可卻日夜受其它僧人冷眼排斥,當了個不是和尚的和尚。 只能勉強在寺中飽受冷眼排斥的過日子,混口飽飯,雖然能吃飽肚皮了,可過的日子還不如在老家沒吃飽時舒心。 此后又是兩年過去,皇覺寺附近當地鬧饑荒,皇覺寺得不到施舍,只好打發僧眾云游化緣,于是,朱重八只在皇覺寺吃了兩年冷眼飽飯,又不得不離開皇覺寺托缽流浪。 這一流浪,就又是七年,見多了世間冷暖善惡。 轉眼,已是公元1351年。 白蓮教韓山童,劉福通率眾組織紅巾軍大起義,號稱義軍,并推韓山童為明王!隨后元庭各地義軍四起,天下大亂。 之后不久,明王韓山童戰死,各地義軍共擁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盟主,尊小明王。 而當時在朱重八的家鄉淮西地界,有一部郭子興所率領的義軍活躍在附近。 此時,長大了的朱重八,依舊以和尚的身份每日托缽流浪。 他穿著破舊僧衣,穿街過巷,風聞著紅巾軍義軍之事。 他聽到了明王,和明王之子小明王的名頭。 “明王?小明王?這和那神仙有什么關系?” 明王,小明王的名頭,喚醒了朱重八埋藏在心底九年多的秘密。 他至今記憶猶新,當年,他和童年玩伴們玩著皇帝游戲時,就曾對這神仙冊封為一字并肩王,王號,就是明王! “難道……” 朱重八心頭激蕩,連手里的飯缽都拿捏的不穩了。 且說這一天,街頭忽然一陣沸騰,卻原來是元軍押解著一輛囚車招搖過市,卻是要斬首示眾。 囚車內的有一男一女,男的正是紅巾軍首領之一的馬一良,女的是馬一良的妻子,卻已經死在了囚車里,身上遍體傷痕,不知受了多少璀璨。 而馬一良也已經奄奄一息,命不久矣。 朱重八托缽而行,跑過囚車,那囚車內的馬一良快要死了,看到朱重八跑過,央求著朱重八為他妻子超度。 朱重八心生憐憫之心,答應為他妻子超度,卻沒曾想被護持囚車的元軍刁難,朱重八執意超度念經,差點要被砍殺,好在的是元庭崇佛敬佛,元軍首領擔擾擅殺僧人,恐驚起百姓眾怒,最終放朱重八離開。 然而馬一良卻不可能放過,元軍首領為了震懾百姓,直接當眾亂箭射殺于百姓面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