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名思義,科技基金,簡單一點來理解,其實這就是相當于一個非常龐大的主基金經費,用來資助其他國內的一部分科技項目。 學術界里,可不是每一個實驗室都是白凡實驗室,不但能向上面要到錢,自己的附屬企業也能獲得大額的利潤。實際上,對于90%以上的實驗室而言,他們對經費的需求相當高,一部分學者為了經營費都是告爹爹求奶奶,經常會因為經費問題而中斷一些正在進行的項目。 很多情況下,實驗做到一半,直接斷了經費。 那么這就意味著,前面的一些努力和付出將全部銷毀,付出大量的沉沒成本。 到頭來沒有一點作用。 而且還有一些扎根在基礎研究的學者, 比如數學,高能物理……… 因為這些理論學科見效慢,時間長,一時半會壓根就做不出來什么成果。 所以并不被經費青睞,基本上不會被資金關注。 別說是項目本身了,就算是學者自己一輩子過得都是苦哈哈。 然而,而恰恰正是這一些基礎性研究,是推動某個方向的重要基石。 正好和白凡現在的研究相對應。 “以科技基金為框架,進行全國范圍甚至是全球范圍的一部分資助。” “初步定下是申請制,在一些保密實驗室了一些評委過來進行互相審核,最大程度的提高審核率,至于經費的話,分為五個檔次,在現有的基礎上,依次的提高經費金額……………” 白凡靠在那里,自顧自的想著一部分流程,進一步完善。 其實,只要有一項技術,甚至是一部分理論在這一筆資金的影響下進行突破。 那么都是值得的。 都能直接反饋到白凡的文明進度影響因子上,從而提高科研點。 目前而言, 白凡處理了一筆閑置資金,達到最大化利用。 一些缺經費的項目組獲得了經費研究。 當做出一部分成果時,和白凡實驗室進行共享,并且能直接反饋到科研點上。 這一波,白凡已經數不清自己贏了幾波了。 反正是贏麻了! 肯定不會虧! 接著,稍微整理了一下,這一封文件直接上傳到科研部。 算是和上面打一聲招呼。 畢竟95億的資金,而且還包含一個國際獎項,又涉及到白凡實驗室,都不是一件小事。 果不其然,大概五六分鐘的樣子,汪建國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一開口,便是滿滿的驚訝,詢問著: “白凡,文件里面有關于最高科技獎的設立和科技基金的設立,是真的?” “這么大一筆錢,就這么直接砸進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再繼續考慮考慮?” 汪建國生怕白凡腦子一熱,直接二話,不說把錢砸進來。 在他們看來, 白凡做出的一些貢獻已經完全足夠。 而且就一些材料成舊上面,上門并沒有給足相應匹配的補償。 因為做出來的貢獻太大! 說是超越了這個時代格局都毫不夸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