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凡來到總裝部,經過層層不下于10次的審查, 終于來來到這一次的目的地, 軍部指揮中心, 白凡有點詫異,就算是機甲方面出了問題,也不應該來指揮中心啊,怎么會來到這里? 按照正常的程序來說,應該是去總裝部的后勤部門和軍部的一些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對于機甲出現的問題繼續改良。 眼下………怎么? 感覺有點像作戰會議! 抱著一肚子的疑問,白凡走上前去, 迎面走來一位首長,看著白凡的到來,非常高興,滿臉和藹的走上前來握了握手,并且向整個指揮中心的人說道: “大家認識一下哈,我們的小白同學來了,這這是我們青龍機甲的開發者,他這一來,老頭子我的心就定下來了。” 聽到這里, 白凡還是有點不明白,不過他并不急,該說的總會歸會說的, 接著,在這位首長的講解下,他才明白了這一次任務的緣由, 原來,三天前進行作戰機甲的第二代青龍機甲,生產非常成功,不到一天時間,已經有一批10套完完整整的下了生產線,接著全馬力開動的生產線被封裝,按照上面的意思,這十套作戰機甲先檢測一下數據,才決定是否繼續打開生產線。 這個檢測數據, 可不是在淮北,白凡那么簡簡單單, 那是要具體到真正的情況下,各種環境下,做出的最真實數據, 所以總裝部就煩啊, 這一時半會兒怎么檢測呢? 總不能大江南北,一套一套的派出去檢驗吧, 就在這個時候, 一個消息傳到了指揮中心, 一只特別戰術小組被困在了西南邊錘某一地區,岌岌可危,急需支援, 一位總裝部的參謀官,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大腿一拍,心里暗叫一聲好,這不正好瞌睡來了有枕頭,馬上就提出了用坐戰機甲進行救援的方式。 作戰機甲的投放,能最大程度的挽救這一只戰術小組,并且總裝部也能收獲到最真實情況下作戰機甲的性能數據, 一舉兩得! 雙贏! 不過這么說,只要冒一定風險的。 作戰機甲的投放,到戰術小組的穿戴,以及后續的突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