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就是有些關鍵性的設備,要率先做出突破,不能被西方一直卡脖子,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彎道超車。” 看著白凡走進會議室,坐在首位的王波院士一臉高興的直接迎了上來, 在京都的這幾天,王老仿佛度日如年, 早就盼著白凡過來了, 有一說一, 王老對自己的這個寶貝關門弟子,在意的簡直不行! 簡單點來說,就是護犢子,讓白凡幾個師姐師兄都非常的吃味。 同時,在白凡進來的第一時間,所有與會者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白凡的臉上,萬眾矚目。 “年輕!” “真的年輕!” “才是一個大三在讀學生。” “好一個年輕的科研人才…………” 一位來自軍部的一位后勤上校,看著面容非常年輕的臉龐,著些許的驚訝, 一名科研人員的黃金年齡大概在20歲到35歲, 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20歲到25歲是處于成長階段,這個時間段大部分的科研人員都是在學習的狀態中,無法進行正常的科研,通常都是打打下手,跟在導師后面學習東西。 25歲到35歲,這才是是一名真正科研者的巔峰工作狀態, 而現在的白凡才21,就已經能夠親自制作出作戰機甲, 那么以后呢? 簡直是不敢想象………… “這就是那一位白凡同學嗎?” “看上去很秀氣,非常年輕啊!” 科研部部長坐在會議室的最末端,這一次過來參加會議,他專門找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這時,看著走進門來的白凡,暗自的評價著, “部長,這位白凡同學可別看他年輕,實際上他研究出來的作戰機甲里,蘊含了兩套完整的,超越現時代的技術,一旦普及開來,將會改變現有的格局。” 旁邊的助手小聲的對著部長說道,讓這位部長眼前一亮,更加的感興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