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的確是一名中專畢業(yè)生, 不過八十年代的中專可不是現(xiàn)在的中專,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那個時候的中專畢業(yè)生含金量,某種意義上都比大學(xué)生要高, 直接分配國家崗位的那一種, 走在大街小巷,別人問一句,家里面有一位中專生的話,都會讓別人豎起大拇指,直呼一聲牛皮。 鐵飯碗,國家分配, 在那個年代,最為光榮的榮譽,就好比現(xiàn)在的百萬年薪和高富帥, “沒有,沒有,王老,您知道的,我沒有那一層意思。” 王生不動聲色的擦了擦頭上的汗,往后稍稍地推了兩步, “那是什么意思?” “這名學(xué)生有多優(yōu)秀在座的不知道嗎?這一篇論文已經(jīng)完美的闡述了,別的我不提,就憑這一篇論文,就有資格入我的門下,我還懷疑自己有沒有資格去教呢。” “你們還想拉到你們京大門下?” “有那個資源和人力培養(yǎng)嗎?” “沒看到老汪坐在旁邊,都不說話嗎,” 王波院士今年可別看70多歲了,說起句話來依舊是一身正氣,得理不饒人,像一個不斷的機關(guān)槍,這一副模樣,不禁讓在座的同仁們想起20年前的那一場座談會, 在那一場座談會上, 也是討論一個軍中大型項目——遠程d彈, 當時有兩個方案, 王波院士一人獨擋10多人, 那叫一個舌戰(zhàn)群儒,最終力壓眾人選擇了b方案, 后面的一系列論證,以及最后的事實,也的確證明了王波院士是正確的,讓整個項目的發(fā)展大大的減少時間。 “這……………” “就是………我覺得可以……”來自大佬的氣場太大,王生有點遭不住,說起話來都不利索了,他雖然知道王老不是真的生氣,但還是非常有壓力。 畢竟面前的是一位是碩果僅存,最大輩分的院士之一, 誰能在他們面前不動聲色? 最起碼現(xiàn)在的王生,沒有這一份膽量, 別說是他了,就算是張正也不敢, 誰敢正面和這位老爺子碰? 國家部門直接找上門來! 張正見到王生撐不住,連忙出來打打圓場: “這個陶老,王老,這名學(xué)生目前咱們還沒看到具體情況,也不知道具體的成績?nèi)绾危匾氖沁@一篇論文的后續(xù),更是重中之重…………咱們先不慌下這個定論怎么樣?” “就算是退一百步來說,這個選擇老師也是看這位學(xué)生的意愿的,你們說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