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志笑了笑,“從容面對,商場的殘酷你也知道的,我們對外宣傳自己是企業家,但是歸咎其本質還是資本積累的過程,可是我們不能如《資本論》中寫的一樣,不能骯臟了。 “可以有算計,但是不能太過嚴苛的壓榨勞動力,這個過程雖然比資本家的資本積累慢一些,不過一旦到了最后科技時代來臨,整個企業的勞動力都是一樣的水平,那就是勞動力過剩。 “你以為你是被掣肘,其實這只是企業大小之間的不公平博弈罷了,換言之,云龍公司尚未做大做強而已,你既然知道你的云龍能在津海做大做強那為什么不能擴張呢?所謂的桎梏無非是你以為代銷商被欺負罷了。” 鄭云龍看著李志,雖然他心中還惦記另一件事,可是他知道李志接下來的話就是解開謎底的時候。 “代銷商不會輕易被廠家掣肘,是因為現在國內的形式問題,產能不足,廠家過少,代銷商過多,代銷商的門檻太低了,能人靠一張嘴就能獲得貨源,無能就靠錢獲得貨源,可是這么多代銷商每年都有倒閉破產的,你云龍公司能站到最后是因為品質,但是你為什么不能換個思維,讓消費者必然選擇你呢?除了品質之外,要讓消費者必然選擇你?!? 話說的很多,鄭云龍聽完后沒有直接說話,他還在消化當中。 李志說這些必然是有深意的,任何企業都希望擁有這個能力,也一個能讓消費者必然選擇的優勢絕對是其他企業拿不出來的競爭力。 許久后他似乎略有所懂,“李志,李氏集團有個多多拼大廈對吧?” “嗯,對。” “多多拼大廈靠什么讓消費者必然選擇?” 李志一笑,他知道鄭云龍悟懂了。 “多多拼大廈是一個集合廠家的商場,新穎的消費模式有了消費的趣味性,不過這和務實的神州人關系并不大,真正讓消費者必須選擇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價格低廉,多多拼大廈的競爭力是低廉的價格,在遼襄我還有富貴商場和石魚百貨兩個商場,我不可能讓三個商場形成同模式競爭力,富貴商場里面售賣的東西更貴更高檔,選擇的消費人群和多多拼大廈不一樣,而石魚百貨是給遼襄商販一個生機,沿襲傳統模式,雖然臟亂差,可是有人就愛那個口味,我有什么辦法。” 頓了頓李志看著鄭云龍道:“你呢,云龍公司有什么??” 鄭云龍自信一笑,“云龍公司有的是品質,除了品質之外應該加一條附加的完美售后服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