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午夜的鐘聲一過,李家人整齊的跪在院子里,前方是祖宗牌位。 唯有李志身著盛裝,身穿傳統服飾,跪在前頭,這不是不按輩分,而是李志的身份特殊,他如今就是李氏家族的族長。 李志聲音低沉上頌:“告慰列祖列宗,吾鼻祖“晉明公”,原籍中原,至“試、啟”二公,由中原福德縣遷四方,后裔先后轉徙各地,定居各邑。 其中二公十子之分衍后代,分別定居于西北二省,關外三省、中原等地。 清嘉慶年初,祖先八世“夫道”后裔,即“晉明公十八世,玉良祖”起,創我關外天遼府至今。 歷滄桑二百載,衍后雄,世風金變國,禮大尚朝永,廣長柏玉樹,忠心慶萬春,隆昌治齊德,十余代,人丁興盛,遍布宇寰。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昌隆繁盛,家興族旺,人才遍天下,譽贊滿天下。 無論從農、從工、經商、從醫、從教、從政,皆事業有成,四海有名。 此乃先祖保佑之功德,各神之顯靈。 先祖厚澤,福佑子孫,為了繼承先祖之優良品德,不忘始祖之福澤佑護,感激先輩之養育教誨,常念始祖之恩德。 近年來,我族同胞后裔,同心同德,出資出力,整修堂庭,新立祖宗牌位于高洼老宅,今特齊聚全族,祭奠始祖先祖,以告慰列祖列宗! 樹有根則旺,水有源則流。 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 吾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無論在家在外,在南在北,無論富達貴榮,官高位顯,藤蔓千里,皆出一源。 均須飲水思源,不忘祖先,修德積善,忠孝為先,牢記家訓:“孝父母、友兄弟、宜家室、信朋友、敬尊長、重詩書、勤耕織、節食用、立品行”。 愛國愛家,守法守憲,明禮誠信,團結友善,自強勤儉。” 李家人熱淚盈眶,這等豪邁詞句,家族之感,同根同源,血脈流淌不息。 這就是家族。 李德義老一輩的人激動的微微顫抖,他們是李氏子孫的一份子,可能力不足,聚集不了家族。 年輕一輩更是挺直腰板,同族同胞這個信念建立起來后,更是有一份家族榮譽感。 告慰先祖后就是拜年了。 李德義開心的笑著,等待子侄們的拜年。 今年情況還不太一樣,李家有了第三代,李勇的兒子李世華成了香餑餑,雖然才不到一歲的小家伙,可是紅包就收幾萬塊,李志一人就給包了三萬的大紅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