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蘇辰實在有些不小心,但是他又仔細算了一下,發現,自己的錢好像還真不夠! 因為,在這個時代,紙張的價格真的太高了! 就以《孟子》舉例,全書一共三萬多字,分為十四卷。 而此時的唐朝一卷書的價格便是一千文,也就是一貫! 這一整套加起來,就是十四貫! 這是個什么概念?! 如果把這個錢幣制度轉化為現代社會的錢幣制度,那就是相當于一本《孟子》相當于五萬多元! 這還是只是一本只有三萬字的書啊! 蘇辰知道唐朝的紙貴,但沒想到居然能這么貴??! 再簡單的舉個例子,一個普通人如果想靠讀書和科舉制度當上官員,那他全部的書加上來,其價值至少要六百多萬元! 蘇辰現在可算是明白了,為什么貞觀時期推行科舉制度沒有成功了。 原本,真的是書太貴了! 如此天文數字,那些寒門子弟怎么可能讀的起書。 也難怪,現在朝廷之上,世家的官員能占據那么大的占比。 而在經過一番打聽之后,蘇辰也算是搞清楚了現在紙張價格如此昂貴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雖然也有造紙術,但造紙的原料多為青藤。 這種植物的產量極其稀少,根本就不跟不上市場的大量需求。 不過,這些難題可難不倒蘇辰。 “不就是青藤嘛,既然你產量低,那我就換竹子造,竹子可不稀少?!? 于是,蘇辰一頭扎進了新搭建的工坊之中,開始改良起了造紙術。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蘇辰就成功的制造出了新型的竹子紙張。 雖然工藝并不是很成熟,導致賣相不是很好。 但這些紙張的質量還是蠻不錯的的,已經能達到他的要求了。 而為了能高效快播,蘇辰自然不可能用最笨的手,而是采用了活字印刷。 但是,當蘇辰費勁一番力氣,把一堆密密麻麻的模板雕刻好之后,他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那就是,他雕刻出來的字,實在有點……慘不忍睹。 雖然他書法寫的不錯,但畫畫真不是他的長項。 這個時代,認識字的人本來就不多,現在這些字還印刷的歪七扭八,怕是很不利于推廣傳播了。 “唉,這可如何是好,一時半會的,也找不到幾個認識字,更何況還要雕刻畫技好的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