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盤分2-1,局分3-2,由對手拉法·納達爾發球。此時,蘭逸飛在心中給自己定下的“全力以赴”標準是拿到破發點。 如果沒有面臨破發點,他認為就還不到動用最后三張底牌的時候。 只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我們的澳網衛冕冠軍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頗為微妙的抉擇點。 30-15,暫時接發球領先!納達爾在這一局里的第一分就險些送上破發大禮——機敏如蘭逸飛,又怎能感悟不到世界第一狀態有所起伏? 盡管系統的各種提醒仍然回響在耳邊,其中內容還有改變,蘭逸飛卻如同只使用了本能反應一般,抓住了納達爾在出球、回球略淺的兩次漏洞,成功建立起領先優勢。 “叮,歷史球路線路已被封鎖,預計二次復刻不成立。” 準備接發前的空當里,蘭逸飛通過系統的功能得知納達爾他“又”一次知錯就改。 前兩分好不容易撞出來的得分線路,已經不能再使用了。真是個棘手的強敵! 30-30,納達爾果然在接下來的這幾拍對抗里將小分強勢追平。 ——要直接進行閃回增益,替自己爭取到下一個破發點嗎? 蘭逸飛的心情恰好在這個時刻也開始焦躁起來。最近十幾分鐘,納達爾的體能消耗速度已經徹底穩定下來了。反觀自己,有體能抵達紅線的危機。 一個控制不好,這紅線很可能就要出現在第四盤搶七決勝的幾分鐘里。到那時候,別說再次取得迷你破發贏下大滿貫了,能不能得到3分都不好說! “……不,越到這種時刻越不能急。” 蘭逸飛立刻注意到自己的心態有些負面情緒滋生。完全沒有借助或者得到系統的幫助,他主動穩了一手,趕走急躁(還說你不是冥想大師)。 效果立竿見影:即使沒有閃回,蘭逸飛仍然得到了寶貴的一分。破發機會出現了! “準備,閃回功能!” 同樣的,這次他也沒有任何理由再猶豫了,現在不是相不相信自己實力的時候。雖說臨門一腳,但是把球盤帶進門也算是一種本事吧? “叮,請問需要何種技術動作的閃回?” “具體片段嘛……就給我調用其他頂尖高手們在接發球環節前后的細分動作!” …… “本局歸屬,蘭逸飛!歷經波折,后來居上的蘭逸飛沒有辜負所有相信他的球迷,在第四盤又一次率先破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