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是作為亞軍走上去,還是作為冠軍走上去? 好問題啊!即答:我家可不缺盤子。 ...... “細心的朋友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們華國選手蘭逸飛,他的球員包廂里多了幾個新面孔。” “根據前方記者從澳網官方貴賓名單上看到的信息判斷,其中兩位應該是蘭逸飛的媽媽和姐姐。” “趙星凝作為同樣在去年取得了不錯成績的女單年輕球員,此前曾以蘭逸飛隊友的身份觀看過其年終總決賽。” “這次再臨現場,場次變為大滿貫決賽,看來二者之間的交情還要深于我們的猜測啊!” 蘭逸飛自己都沒有提前得知新來賓,身處華國的網球解說們更無法憑借手頭的資料,便把姓名什么的細節都給觀眾們一一道來。 當然,這倒不影響解說們把幾人的身份關系猜個七七八八。就這樣,最后的熱身階段也很快地過去了。決賽,正式開打。 第一盤,兩人都沒有把球打得太具有“銳利感”——盡管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打定了主意,要試試進攻型打法。 不說蘭逸飛以往在比賽中的心態有多自信、表現有多穩定,待到今夜的墨爾本,羅德拉沃爾球場,能夠不怯場就不錯了。 而德約科維奇,也不過一名二進決賽的菜鳥罷了。 互相保發、各自安好的局面,發生在了前6局里。 3-3。 德約科維奇在進攻端的狀態出得更快,而蘭逸飛的防守則一如既往的,沒有慢熱。 談不上誰抓住了開局優勢,這場決賽連一個破發點都還沒有出現過。 “希望這場球不要成為昨天那場女單決賽的重演啊!一個人能淘汰費德勒,一個人能淘汰特松加納達爾——我還是希望兩個球員都能延續自己的狀態。” 看臺上,有連續看了兩天決賽的球迷討論了起來。 “的確,決賽陣容太年輕就容易出現這種問題。不過在我看來,比賽里更有可能是一方在狀態,一方表現略差。” “就像莎拉波娃與伊萬諾維奇那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