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澳網時間仍在繼續。第三輪,種子選手開始兩兩碰面。非種子選手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其威脅性也不見得會弱。 蘭逸飛在這一輪的對手正是來自美國的一位非種子選手,奎雷伊。在一些時刻關注著世界前十動態的評論專家眼里,華國人無疑抽到了一個上上簽。 年僅20出頭,比蘭逸飛還要小上幾個月的奎雷伊,自2006年初轉入職業以來還未曾取得生涯首冠的突破,目前最拿得出手的成績不過是2007辛辛那提大師賽8強。 而在看了奎雷伊的一些比賽錄像后,蘭逸飛也認為這個美國人欠缺了一些獨屬于自己的風格。 拿一些華國網壇老前輩的話來講,這叫“還沒走出自己的道路”。 從美國這種網球大國打出來,奎雷伊不能說弱。他在硬地、草地的能力都不差,連紅土場都曾取得過青少年比賽的冠軍。 ——可真正與頂尖強者交手,純靠網球學校流水線式學成的功夫總是會差點意思。 這也是為何特松加更被專家看好,法國人擁有當今網壇格局內獨一份的網前策略與激情,稱得上“自己的道路”。 至于把教科書網球做到極致算不算“入道”嘛......難度太大了,需要顧及的面實在過于寬泛。 ...... 在迎戰自己抽到的好簽好對手之前,費德勒已經在2號場地和“眼鏡俠”蒂普薩勒維奇交上了手。 來自塞爾維亞的蒂普薩勒維奇之所以叫“眼鏡俠”,這是因為他乃男子職業網壇里少有的近視患者。 在大小比賽里冒出一個帶著防護眼鏡打球的硬漢,倒也確實吸引了不少觀眾關注起了這位塞爾維亞人。 “也不知janko(蒂普薩勒維奇的名字)這次有沒有跟著他們塞爾維亞的團隊一起來墨爾本......” 蘭逸飛在隔壁的3號球館候場,思緒稍稍飄遠了一些。 在去年,蘭逸飛結交了不少來自全球各地的職業高手。其中有些純粹是賽場上惺惺相惜,比如納達爾,后者在認可了蘭逸飛的實力之后,曾經與他共同備賽了好幾場球; 有些則是因為小圈子離得近,共同語言又稍微多一些,比如德約科維奇所在的塞爾維亞小群體,以及柳比西奇所在的克羅地亞群體。 “還記得,當初janko說賽前看看書有益于緩解壓力,這次他能贏費德勒,我明天就去討要。” 蘭逸飛坐在更衣室靠門的座位上,一邊拿出新球拍熟悉著手汗帶的手感,一邊回憶著當初遇到這位塞爾維亞人時的情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