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社長唏噓道:“所以說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冒險了唄?” “算了,不聊這個。說起紙媒巔峰與網絡平臺興起的那段時間......你好像也曾經待在小李的那個位置上過?” 總編嘆了口氣:“是啊,2000年和2001年,我在紐約進行的報道,同時還給多家網絡企業供了稿。我現在也還記得,那時紐約的usta網球中心。” 社長點了點頭:“嗯,那如果讓你拋開所有工作上的雜念,只以網球愛好者的角度去看比賽,你認為蘭逸飛的發揮,和那幾年的冠軍相比,如何?” “呵呵,我許久沒有出國了,卻也知道2000和2001的美網冠軍都是年輕人。” 主編無語地看了一眼自己這位老上司:“薩芬,還有休伊特,這可都是當時準球王級別的人物,也都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待過。” “不管他們現在的狀態如何,在世紀之初的那段時間里,連桑普拉斯都只能被這二人3-0橫掃,你說我能怎么比?” 老社長不以為意地說道:“就說說你的感覺,咱們國家的這位蘭選手是不是上升軌跡和他們很像,同時打球風格是不是有希望為自己在早期贏下大滿貫?” 此話一出,這位總編一下子就沉默了起來。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個問題可是既敏感、又關鍵。 再說了,社長又怎么可能真的什么都不懂? 由于二人因為工作緣故聚在辦公室里的時候蘭逸飛就已經開始打自己的第三盤了,此時的比分已經是第四盤4-2,蘭逸飛手握一個破發球局的優勢。 (第三盤的比分是6-4,沃達斯科抓住了自己唯一的機會,挽回些許顏面)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根植于蘭逸飛內心的網球風格就不像休伊特,當然,更不像薩芬。” “蘭逸飛的技術特點,我認為不僅在全面性上優于休伊特,他本人都有打好基礎,將其悉數專精的想法。” “同理,薩芬憑借自己的天賦便能擁有恐怖的臨場爆發力,蘭逸飛卻未必無法憑借后天努力擁有這些東西。” 老社長以一種不符合年齡的敏銳察覺到了對方想說什么:“所以你還真的更看好蘭逸飛在網壇上的成就?” “......的確如此。” “薩芬、休伊特,他們是很難長期保持高競爭力的,你也看到了,他們確實沒有。” “但是蘭逸飛如果成長到大滿貫冠軍級別,他很難從那個位置上掉下來,更無從談起什么隕落。所以他的問題反而在于0的突破,這個薩芬等人眼里的簡單問題。” ...... 法拉盛公園球場。 蘭逸飛此時尚不知道,一直和自己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的《網球》雜志居然如此看好自己,并且還分析得頭頭是道。 或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了解更加深入吧,這話要是李鐵江說給蘭逸飛聽恐怕更能讓后者高興。 至于這喜悅的程度能不能大于他贏下沃達斯科的這場比賽嘛......不好說。 6-4,7-5,4-6,6-2。 這是一場沃達斯科預想中的救贖之戰,也是另一場苦澀、希望黯淡的失利。 蘭逸飛全場為對手送上了5次破發,自己卻只失去了兩個發球局。 挽救的破發點數量,他在基數大于對手的情況下,竟然還可以與沃達斯科持平,足見其狀態之火熱。 至此,屬于蘭逸飛的第一周比賽便宣告結束了,收獲不小,損失卻不多。 體能儲備方面,大亮綠燈;場外各方面,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新稱號更是已經顯現出了它的威力。尤其是在雙方僵持不下的局面里,完全可以被蘭逸飛當做自己的永久性底牌。 就這樣,帶著前所未有的信心,蘭逸飛進入了美網第二周,隨之而來的則是前所未有的強敵們。 就在幾天之前,蘭逸飛還曾問過自己,在法拉盛,想遇到納達爾嗎?答案是不想。 想遇到德約科維奇嗎?也不太想。這些可都是硬地上面當前實力的第一梯隊成員! 但是這二者相加,恐怕也比不上羅迪克+費德勒這樣的一個組合來得刺激。 因為在美網,肯定還是曾經的冠軍份量更重:1屆美網冠軍(2003)+3屆美網冠軍(2004、05、06)就這樣站在了蘭逸飛前進的道路上。 第二周首戰,對陣羅迪克;如果有次戰,則要繼續挑戰費德勒與菲·洛佩茲的勝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