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我們的賽會4號種子從來不會滿足于這些東西。這可是他第一次化身大種子,怎么能給自己留下次輪出局這樣的一個黑歷史? 于是乎,第三盤的蘭逸飛再次和第二盤的球員區別了起來。 無他,約翰松首盤的提前準備與針對、次盤的糾結與系統分析,全部在決勝局里化作了蘭逸飛對瑞典人的熟悉。 當一個有經驗的老將無法通過各種經驗玩弄萌新對手之時,那就是年輕一方機會來臨的時刻嘛。 對手的首個發球局就拿到破發點,雖然沒有成功兌現,蘭逸飛無疑為自己開了個好頭。 后面的很多分也顯現出了這點:約翰松似乎總是忘不掉自己在第二盤搶七里送出的數個關鍵失誤,在決勝盤的關鍵分上總是大的有些畏手畏腳。 怎么說呢,瑞典人的確減少了自己的失誤數量,可蘭逸飛的制勝分增加又是不可避免的。 在蘭逸飛連續漏掉第一、第二個破發點后,他又在3-2領先的情況下,利用約翰松連續三個一發不進,毫不留情而不間斷地施壓,逼出了本盤第三個破發點并成功下分。 4-2,再跟著保發一局,5-2。可以說,至此,本場比賽的塵埃終于落定,有一個連續在紅土與草地為觀眾們交出滿意答卷的球員仿佛在宣稱: 他回來了!在硬地,這片他最初發家的場地上,以擊敗前硬地大滿貫冠軍的方式! 耗時2小時29分鐘,3-6,7-6(5),6-3,蘭逸飛晉級第三輪。在那里,等待著他的會是一位智利人,卡普狄維爾。 ...... 由于戰勝約翰松的場景過于驚險,這讓蘭逸飛的教練組主動反省了他們的失職,表示首盤被對手拿下不是蘭逸飛的錯。 間接地,卡普狄維爾,這個闖入第三輪的另一位球員就被蘭逸飛等人萬分重視了起來。 但是——在研究了足足一晚上,包括數據庫里查資料、錄像帶里見真章之后,眾人覺得這就是個普普通通的球員罷了。 除了,身高190有發球優勢、體重78kg兼顧底線移動與大力抽球。 可這些東西,不說top100的球員里有50個具備吧,在南北美賽事里冒泡出來的,絕對不該比這差。 而在此以外,卡普狄維爾的歷史戰績更是給不了半點參考價值——1983年生,2003年轉入職業,到07年的今天也沒取得過任何一個賽事桂冠...... 這可以代表智利人運氣不好、經濟狀況糟糕(路費都沒有)、身體健康狀況差、純粹想低調——卻也可以代表他沒什么實力。 所以,蘭逸飛只得欣然接受了一個事實,他即將迎來角色身份上的變化,要由暗變明,從一個打針對的選手變成被針對的球員了。 帶著自己一身的硬實力與特殊本領上場,蘭逸飛與卡普狄維爾的這場比賽被安排到了二號場館,一個前年才建成,內部竟然匯集了多家餐館、咖啡廳、果汁店甚至于......音像店。 這著實讓蘭逸飛都有些哭笑不得,論做生意的瘋狂,恐怕這世界暫時是沒有國家能比得上他們。 第三輪比賽在這樣的新潮場館里開打,似乎也沾染上了一些“歡快”的氣息。 卡普狄維爾沒有被蘭逸飛4號種子的名號嚇到,也沒有怯場、嘗試用穩妥的回球去與對手周旋。 這個智利人完全繼承了前輩里奧斯,以及他們南美人民一貫的風格,打得相當奔放、豪邁。 蘭逸飛,在另一個半場則表示:如果光靠大開大合就能戰勝我,那岡薩雷斯怕是要剃我兩次光禿啊! 換句話說,卡普狄維爾的底線正拍進攻與躍起擊球的節奏的確不錯,但不能跟人比。 如果把岡薩雷斯這種當代頂尖的底線進攻選手拿出來,這位卡普的水準就又不夠看了。也正是因此,蘭逸飛在稍加試探后也就放心地與對手拼起來了底線相持。 一方攻,一方守。攻的人不一定就能得分,而守的人也不一定就要失分。 事實上,蘭逸飛在整體防守的基調下不時地反擊得手,在體能消耗小于對方的情況下得分效率反而還比對手高,這就是實力與打球理念上的差距。 的確,蘭逸飛承認,這種南美球員的球風往往很妖,相當能克制如流水線一樣被生產出來的學院派。怎奈,他已經像學院派集大成者的道路走出了一兩步,這種水平的隨機應變不可能缺。 第一盤,蘭逸飛比較輕松地以6-2拿下,3個破發點就兌現了兩個,完成了兩次破發;卡普狄維爾則只拿到了1個破發點,并且沒有大力出奇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