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5月10日,2007年羅馬大師賽的8強名額依次產生,除蘭逸飛外,有6個人都是種子選手。 伯蒂奇、岡薩雷斯、羅布雷多、達維登科、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哪一個不是蘭逸飛早已耳熟能詳的當代高手,其中多名選手甚至都已經和他交過手了。 只不過,硬要說的話,蘭逸飛還不是排名最低、爆出冷門最大的8強選手——在四分之一區,來自意大利的外卡選手在8分之一決賽里擊敗了頭號種子,瑞士天王費德勒。 倒也應了當日蘭逸飛在賽后發布會里,聽到記者們的那句烏鴉嘴:“恐怕羅迪克就是唯一一個提前掉隊的四大種子了!” 話音未落,羅迪克的苦主也去陪他了...... 簽表暫且討論到這里,蘭逸飛的下一輪對手岡薩雷斯才是最讓人擔憂的。 前者還記得上次在硬地上輸給岡薩雷斯的體驗,雖然讓智利人感受了一下何謂有力使不出,卻也自始至終就沒有取勝的感覺。 而換到紅土,尤其是羅馬大師賽這種自1930年被墨索里尼一手創建之時就是快速的紅土場地,連皮爾曼等教練團隊都認為蘭逸飛仍然沒什么機會。 不過就像蘭逸飛從第一輪就開始抱著“弱者心態”拼一槍那樣,紙面機會小歸小,蘭逸飛的賽前準備還是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中。 就連慢慢攢起來的ball幣,蘭逸飛都忍住心痛換取了一個輔助系統探查加速的功能。 這是因為上次蘭逸飛在岡薩雷斯那里正手進攻吃掉的虧實在太大,此番交戰,他希望自己被智利人壓制的時間能短就短。 雙方爭奪的重點仍然是第一盤。 ...... 就在前不久,由于紅土比賽的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大,草地比賽的影響力則越來越小,有眾多資深球迷逐個評價了每年多項紅土大賽的場地(硬件)與聲譽(軟件)水平。 羅馬大師賽作為歷史比較悠久的一項比賽,在場地方面得到的評價是: 由于歷史沿襲的問題,比賽空間較為狹小,設施也并非最先進的那檔,可是多數參賽球員并不認為這些對他們造成了任何負面影響; 在聲譽方面的評價就高了:歷史悠久的一個好處就是在以前有很多名人曾經在羅馬捧杯,包括紅土的傳統王者庫爾滕,包括全滿貫得主阿加西,甚至還包括偏科眼中的強者桑普拉斯。 這就讓羅馬大師賽無形中對球員的吸引力要高于那些同為atp1000分層次,底蘊卻不夠深的賽事。 與此同時,意大利人對于網球的熱情也是相當高的。就像馬德里公開賽帶給蘭逸飛的感覺不錯,這些氣氛上的優勢也不能忽視。 對這些知識都略有涉獵的蘭逸飛在踏上了八強賽場之后,果然感到了不一般。 首先,他和岡薩雷斯的這場比賽受到頭號種子費德勒出局的影響,第一次被分配到了一號場館,這便讓他對羅馬大師賽的場地與邁阿密大師賽的硬件條件對比了一番; 其次,蘭逸飛第一次意識到了原來非大滿貫選手也可以那么受歡迎。 當然,這個“0滿貫”選手自然不會是蘭逸飛——而是來自智利的賽會6號種子岡薩雷斯。 ...... 第一盤開局階段。 雙方進行了第一次試探性接觸,互相保發一盤后,蘭逸飛就不再猶豫,直接在智利人的第二個發球局便開始嘗試性雙反施壓。 這個招數在他面對羅迪克以及費什的時候都有所使用,他也發現了這招在對付一些正手強、反手一般或移動一般的對手時效果不錯。 其實依據他教練團隊的分析,蘭逸飛也并非就沒有其他戰術可供選擇,畢竟他自身的武器庫多樣性還算不錯,底線網前都沒有太大的短板。 ——但是,蘭逸飛明顯認為自己在羅馬的這一周一直都在用前一個戰術,就算只考慮手感的延續性那也沒什么錯,故此沒有輕易變陣。 而開局的比分結果,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岡薩雷斯正手的進攻威力沒有因為硬地球場變成了紅土而下降多少,反倒是因為蘭逸飛的反手主動壓制而常常移動或引拍不到位,最后導致失分。 是蘭逸飛的雙反技術突然開竅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只能說,果然卡費爾尼科夫的技巧還是適合在紅土用。 只要彈跳夠高,那么反拍的威力就越猛!在你發力技巧到位的前提下,就是簡單粗暴的一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