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他并沒有對澳網(wǎng)有任何想法,畢竟蘭逸飛就算再高個幾百名也無法參加澳網(wǎng)資格賽,他的真正目標是與澳網(wǎng)同期的塔斯馬尼亞挑戰(zhàn)賽。 然而,威廉卻為眾人帶來了一個第二選項:他可以通過一些個人關系,為蘭逸飛爭取到一個陪練名額! 此次前來,威廉就是為了確定蘭逸飛的意見。 利弊都被闡述得很清晰:擔任陪練,會擁有更多與高手過招的機會,斷不會再遇到他在挑戰(zhàn)賽前幾輪這樣的尷尬對局。對于個人成長而言,好處多多。 不過與此對應的,你若無法被大牌球員看上,這所謂的機會也不會跟在你屁股后面走。 同時,蘭逸飛需要犧牲掉悉尼賽,在幾周內都得承受沒有實際積分入賬的痛苦。對起步階段的球員來說,其實這還挺傷的。 威廉本人秉持著一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想法,他都做好勸說蘭逸飛的準備了。 沒曾想,說服皮爾曼他都用了5分鐘,蘭逸飛竟然只沉思了30秒就同意了。 蘭逸飛其實也沒多想: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積分是實的,其他都是虛的;然而對可以量化、數(shù)據(jù)化自己能力的他而言,進行高水平對抗才是實的。 與其在挑戰(zhàn)賽進行大多沒啥意義的對局,還不如去墨爾本尋找機會完成更高端的切磋任務呢! 自從實力晉升到c-,任務獎勵變豐厚了,然而尋常對局居然不算數(shù),每周結算時都讓蘭逸飛感到無比心痛。 一周虧個一百萬,打上幾個月低等級挑戰(zhàn)賽,怕不是要四舍五入一個億了? 和系統(tǒng)的獎勵比,什么悉尼賽,什么atp排名,都跑一邊涼快去吧! 除非你挑戰(zhàn)賽的獎金夠超格,不然我蘭逸飛決不真香。 …… 1月12號,堪培拉賽的男單半決賽,(華國)蘭逸飛vs(美國)肯。 后者年僅20,世界排名196,屬于中規(guī)中矩的上升期球員。 換句話說,蘭逸飛迎來了一個像樣的挑戰(zhàn)。盡管他的團隊已經定好了14號晚間的航班,盡管威廉已經為他排好了15號澳網(wǎng)的班…… 也盡管蘭逸飛自己都吐槽了如此擁擠的行程安排。 一切的前提仍然是,他可以打進14號的決賽,然后最好還要奪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