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七個字在扉頁上熠熠生輝,宋穆則是目瞪口呆的看了下去。 入目第一句,便是一句足以讓天下人為之騷動的句子。 “聚文力,大儒張策言從秀才開始,某深以為然,但聚念力,古今大儒皆言需天賦而得以聚起,但吾鉆研多年,念力或可自童生即得。” 念力,是文人體內另一種能量,可以稱之為精神力。 精神力的獲取,幾乎十分困難,天下文人,有念力的人十不存一。 可在這里,先祖宋文榮卻說童生都可以獲得,若是一般人如此說出去,只會讓天下人嗤笑,但是曾經為大學士的宋文榮所說,就幾乎是真言了。 聚念力,可以從童生開始? 宋穆不敢相信的抹了抹眼睛,連忙向著下面看去。 而越往下看去,宋穆就越發的驚詫,臉上甚至已經帶著幾分不可思議和動容。 這些注解組成的文字,竟然講述了一個從未聽聞的凝聚念力的方法,聚念力不一定非需要天賦,亦可通過文人達境而成。 而文人達境,則是指冠絕詩書,腦中可倒背如流,以文氣促使腦中念力開動。 也就是意味著童生可以通過在腦海中觀想古今文章,并試圖同時倒背如流,竟然可以直接催生念力。 只不過觀想之中,要同時背誦兩本,并且都要同時從最末尾往前背誦,錯一字,或遲疑一瞬,便需重來。 而一旦練成之后,便可同時觀想更多的古書,四本,八本,十六本,宋文榮最高的觀想程度是同時倒背一百二十本。 這的確不需要天賦,只要刻意為之,勤加練習,便很可能完成! 自己的祖宗竟然想出了這等法決,而這樣的法決,卻被放入了一本古言注之中。 《古今詩詞通鑒》在多次動用這上面的古言之后,竟然將其全面開解,將這個驚天秘密公之于眾。 宋穆一時間只覺得自己觸碰到了這個世界上不得了的東西。 體內文氣逐漸被消耗殆盡,宋穆再難聚集精力查看腦中古書,才不得不從其中退了出來。 而睜開眼睛的宋穆再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著屋外的夜色,心中駭然。 片刻后,宋穆選了兩篇短些的文章背誦了幾遍,然后按著上面的法子,努力的打坐背誦,當宋穆堅持了一個多時辰,終于在一次偶然之間背誦完畢,那一刻宋穆回過神來,便覺得腦中清明無比。 念力并沒有立刻形成,但是自己能夠感受到大腦活躍的那種暢快感覺。 這讓宋穆很是驚喜,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竟然這般的不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