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華城郊飯館,很簡單的一個名字,甚至就連外面的門面看起來都和普通的宅院差不多。 但是,它里面可遠遠不止表面上這么簡單,不光里面的面積很大,占了足足四百多個平方,就連來這里吃飯的人也必須經(jīng)過預約才可以。 這里是只有少數(shù)人才知道的一家私房菜! 因為這里是劉子夏之前去過的‘姜家宴’的老板,也就是姜潮升老爺子,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新開的一家‘姜家宴’。 這邊算是新店,老店那邊已經(jīng)純作為居住用所了,只有姜家老爺子的一些朋友過去,老爺子才會偶爾露上那么兩手。 至于新店這邊,則是由老爺子的兒子姜流在操持,再說姜流的一身廚藝深得姜潮升的真?zhèn)鳎耆心芰?jīng)營好這一家飯店。 在城郊飯館最里面的102包間,劉子夏兩口子、朗文星兩口子、陳華勝兩口子,再加上一個月月,七個人圍了一張圓桌。 老板姜流,穿著一身潔白的廚師服,戴著一頂高高的廚師帽,站在飯桌旁邊,正和劉子夏他們閑聊著。 “姜叔,我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劉子夏臉上帶著一絲愧疚地看著姜流,說道:“你這店打從開張前一個月開始,姜爺爺就給我打電話告訴了我,當時因為我在外面拍戲,就沒來成!姜叔,你可別怪我啊。” 因為劉家老爺子劉初墨和姜家老爺子姜潮升的淵源,劉子夏和姜家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親近。 但凡劉子夏要是回到京華的話,不是去張明浩的樹下餐廳吃飯,就是去老店的‘姜家宴’吃飯。 這邊的新店,他還真是第一次來! “沒有,沒有!”姜流笑了笑,說道:“當時你不也是給我打電話問候了嗎,你有這份心意就夠了。” “不行,我這心里一直都過意不去。” 劉子夏連連搖頭,從包里拿出了一個紅色的信封,說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姜叔你收下吧。” “子夏,你這是打你姜叔的臉呢!”姜流一臉不滿意地說道:“開業(yè)那天,你們工作室的唐經(jīng)理,可是給我們上了88888的紅包,你現(xiàn)在還給我封紅包,你姜叔是那不要臉的人嗎?” 當時城郊飯館開業(yè),因為劉子夏人在外地拍戲,就打電話給留守京華的唐一帆,請她幫忙去飯店隨個禮。 其實,劉子夏也沒想到唐一帆會隨這么一個發(fā)財數(shù)。 后來詢問唐一帆的時候,她也是說,不想給劉子夏丟人,這么大一明星,總不能小家子氣地隨個兩三百塊錢吧? 對唐一帆強大的解釋,劉子夏是認同的,因為讓他隨個兩三百塊錢,還真干不出這事來! 劉子夏笑了笑,說道:“姜叔,你先別急著生氣呢,打開看看是什么,再生氣也不遲啊?” “什么?”姜流愣了一下,心說:“難道不是錢嗎?” 在坐的除了李夢一和月月之外,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這人家開業(yè),除了隨禮金,還能是什么啊? “這是……菜單?” 抽出信封里面的東西來一看,姜流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這是一份用白色的絹布做紙,金色的粉墨書寫的一份菜單。 盡管菜單上只有很簡單的五道菜,但是每道菜都標了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具體的做法,很詳盡。 “不錯!”劉子夏點點頭,說道:“這是我托一位朋友,從一位收藏家手里收到的,清初粵菜五大經(jīng)典菜肴的宮廷做法,不知道姜叔對這個‘賀禮’還滿意嗎?” “這也太貴重了吧?”姜流哆哆嗦嗦地看著菜單,只感覺像是托著千萬斤的金山,“子夏,這個東西我不能收,你還是拿回去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