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去廟里吃落燈飯的時候都注意點秩序,別搶別爭,別給咱先進隊集體丟臉!” 王憶覺得王向紅這安排也行,安全。 他和秋渭水手拉手去軋馬路,至于落燈飯就不吃了,吃湯圓吃的膩味。 其實他今晚吃的湯圓不多主要是喝的湯多,弄的他一走路膀胱里就晃蕩。 恰好廣場有公共場所,他便去上廁所。 急匆匆趕到廁所,打眼一看角落里矗立著一個稻草人! 這稻草人用紅布扎頭、穿著破破爛爛的彩色衣裙,臉上掛著笑容,臉頰抹了腮紅,它悄無聲息的置身在廁所角落,王憶突然看見它后嚇一跳。 黑燈瞎火有這么個東西躲在暗處,這是嚇唬人啊! 更嚇人的是有個婦女摸索著過去,拉住稻草人的手說道:“四姑,我來跟你說說貼心話,你這輩子不容易,沒有享一天的福啊……” 王憶嚇得縮卵,一泡尿當場化作水霧從他頭頂給冒出去了! 這什么意思? 正月十五跑出來瘋子了? 公共廁所有看守員,他趕緊去找看守員說這回事,讓官方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結果進了公共廁所一看。 內部角落里也有這么個稻草人,胳膊上帶袖箍的看守員就在握著稻草人的手跟它喃喃自語! 王憶從頭皮麻到了腳皮。 這什么情況? 怎么畫風突變從節日慶典變成了陰間鬼事? 看守員見他盯著自己和稻草人看,便沖他笑了笑說道:“同志,你要來跟四姑說說話嗎?那你來吧,我跟她說完了,你來跟她說吧……” 跟它說——說什么? 王憶顫巍巍的問道:“大叔,這四姑是什么來頭?我看著外面也有一個。” 看守員聽到這話笑容更燦爛:“你是外地來的?不是我們外島人吧?” “那你可猜錯了,這是天涯島的王老師。”有人從男廁里走出來,系上腰帶主動向王憶伸出手。 他沒有洗手…… 但人家主動接話又主動握手這是給王憶臉了,王憶苦笑著跟他握手。 這人有些印象,是多寶島丁家的。 丁家的漢子介紹說:“王老師你剛回咱外島不了解咱們的風俗,這是紫姑,不是四姑,這是咱們的迎紫姑活動。” 他進一步介紹起來,說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某年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 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外島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放到她生前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 婦女們和老人們會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幾句貼心話。 像是有些感情豐富或者特別善良的還會流著眼淚安慰她,并且將新中國、新時代的新生活說給她聽,讓她泉下有知好知道咱們勞動人民已經過上好日子了云云。 王憶聽完后恍然大悟,這一泡尿又回來了。 跟秋渭水和社員們在一起過了一個大團圓的元宵節,王憶當天晚上便留宿在了葉長安家里。 正所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他本來計劃著十六再留一天,陪爺孫倆一起賞月吃點湯圓,然后去準備新學期的工作。 83年外島小學的第二個學期是正月二十一開學,還有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了。 結果中午頭回來吃飯的時候葉長安給他遞了個消息,說能源集團今天去給他們生產隊安裝太陽能海水澹化設備,讓他先回去看看。 這事王憶必須得在場,因為這套設備還不算成熟,啟用之后容易出故障。 當時海水澹化小組決議通過將設備送入天涯島試運行的時候,便有一個原因是天涯島上有王憶這個畢業于首都工業大學的機械專業人才。 現在的一些設備還得需要專業人員才能玩得轉。 王憶要學習這套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維修細則,于是便只好跟爺孫兩人告罪一聲先回去,等到傍晚再回來。 秋渭水心疼他,讓他別這么奔波了,晚上留在天涯島好好休息即可,反正元宵節已經結束了。 可今天陪爺孫倆團聚過節是之前就說好的事,王憶哪能毀約?他就跟秋渭水說,自己傍晚肯定回來。 這段時間他私下里也研究了太陽能海水澹化設備和技術,并且在23年采購了相關設備,準備等到天涯島上安裝起設備后,給防空島和紅樹島都安裝一臺。 安裝一臺先進的! 現在國內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設備還很落后。 說起來這項技術已經發展的很有年頭了,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澹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 這種蒸餾器技術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只是由于水產量低,初期成本高,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受到了人們的冷落。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太陽能蒸餾器再次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各國重新開始研究。 當時不少新裝置被研制出來,比如頂棚式、傾斜幕芯式、傾斜盤式以及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等等,為當時的海上救護以及人民的生活用水解決了很大問題。 王憶之所以要了解蒸餾器的內情,就是因為他們島上用的這套設備就歸屬于太陽能蒸餾器! 這種設備的運行原理說起來很簡單:利用太陽能產生熱能驅動海水發生相變過程,即產生蒸發然后再冷凝,把蒸發出來的澹水給凝結起來。 23年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設備靠過濾器了,濾芯和芯片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海水澹化效率。 他回到島上后,人家能源集團的安裝隊伍已經開工了,他們在四組向南的海灘上鋪開了太陽能電池板,正在組裝主機。 王憶登上四組的小離島。 王向紅招呼他過來看:“王老師你回來了?這事還真得靠你在場,省里的同志給咱們帶來了一臺先進的機械設備啊!” 一名戴眼鏡的工程師跟王憶握了握手,說道:“你是余主任提過的王老師吧?咱們是校友。” 這話跟晴天霹靂一樣落在王憶頭頂。 校友…… 李鬼遇見李逵了! 不過還好,他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主要是他心里挺有底氣的。 這年頭大學生多金貴,校友之間關系非比尋常。 所以他冒充了首都工業大學畢業生之后,便在通過能接觸到的渠道來了解這所大學的情況。 現在他對學校布局、院系情況、教師資力量等等細節都了解通透,所以面對‘校友’的時候只是有些謹慎,度過了初始階段的驚訝,他很快穩定了情緒。 王憶熱情的跟學長握手,主動挑起話題聊了學校的兩座食堂,聊了學校剛建起的民營小攤一條街,也聊起了一些專家級教師的軼事。 這位工程師已經知道他的大概身份,乃是海福縣大領導的孫女婿,所以他壓根沒想過王憶是個李鬼。 在工程師的心里,大家伙都是李逵,而且自己還是康凱版的傻憨憨李逵,人家是趙小銳版的天殺星李逵。 王憶主動挑起話題而且話里話外沒有漏洞,讓他更不會去胡思亂懷疑。 這樣王憶勾起他的回憶來寒暄幾句后,又主動把話題帶回了這臺太陽能海水澹化設備上。 工程師沒多想,便領著他開始介紹設備情況。 別看設備一天只能澹化一噸澹水出來——以23年的技術來看,這效率很差了,像是23年海福縣島上有海水澹化工廠,日澹化海水能達到2.5萬噸! 別看設備的效率不行,這個頭可不小,比王憶買的機器要大的多。 十一臺機器湊成一套設備,這些機器中個頭最小的都有個拖拉機的車頭那么大…… 王憶看著這笨重的設備一個勁撓頭。 他在琢磨自己能不能直接把23年的機器給帶過來替代這套設備。 難怪余勁松說這需要專業人士操作,也難怪王向紅這么愛學習、這么有斗爭信念的人還對設備打憷。 面對這么一大套機器,沒什么文化的老百姓誰能不打憷? 王憶這個貨真價實的大學生都害怕了。 你跺你也麻啊! 不過這套設備是必須的,只要島上來了官方給的海水澹化設備,他就可以從23年帶進先進的相關設備了。 他買到的機器那才叫一個精悍,除去太陽能板和蓄水池之外的主機只有兩臺,每一臺都是茶幾大小,可澹化效率更高,每天能澹化得到澹水十噸左右。 如果這個效率不夠,那可以再加裝太陽能板、增加一套反滲透膜設備,這樣澹水出產量可以倍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