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516.天涯島發展新征程(禮拜一求一下票哈)-《我在1982有個家》


    第(2/3)頁

    那些跟李巖京沒什么關系的教師得知這個平平無奇的毛頭小子竟然能進天涯小學當教師,那真是嫉妒的眼紅。

    天涯島條件好,當老師不光吃住好、福利多、待遇高,更主要的是在天涯小學當教師轉為正式編的幾率要更大。

    王憶招呼徐橫和孫征南:“你們找到你們班長的家人了嗎?”

    徐橫點頭說:“臘月里就找到了,我們倆把攢的津貼、退伍費還有前面兩個學期的收入都給他們了。”

    孫征南補充道:“主要是我們嫂子的哥哥準備在鵬城做小買賣,恰好需要錢,我們就給她了。”

    王憶問道:“他們過的還行嗎?”

    孫征南說道:“去年一開始不太好,吃飯都困難。后來去了鵬城,鵬城現在機會很多,到處都是工地,他們給工地食堂當散工,管吃管住還見月開資,日子好過多了。”

    “說起這事來,他們還要感謝個賣豬肉的呢,之前我們嫂子的哥哥在縣里市場買豬肉,有個賣豬肉的跟他說,現在鵬城和羊城機會多,在縣里過不下去了可以去試試。”

    “結果他們過去了,直接去的鵬城,然后找到活了賺到錢了,日子過好了。”

    徐橫感嘆道:“媽的,咱們真不能仗著有文化就小瞧勞動人民,領袖同志說的對,這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你們看,人家一個殺豬的都知道鵬城和羊城發財機會多、日子過的好!”

    黃有功笑話他:“咱們算什么有文化?人家王老師、沙老師、祝老師他們才是真的有文化!”

    沙生泉等人便擺手謙虛。

    王憶這邊陷入沉思。

    孫征南和徐橫的話撥弄了他的心弦,在他的記憶之海中掀起一道風浪。

    他依稀記得自己好像在賣豬肉的時候也曾經指點過一個男人去鵬城討生活……

    就在此時山路處突然傳來了歡呼聲:“發梁了、發梁了!”

    王向紅抬起手腕看看時間,臉上露出期待之色:“好,到好時辰了!”

    上梁前的準備工作開始了,發梁。

    發梁應該叫伐梁,按照傳統來說,上梁第一步是選梁,選一根樹木當木梁。

    選完之后要在樹上掛紅布、掛鞭炮,等到適合伐木砍樹的好日子再來把這棵樹給砍斷,這個過程是伐梁。

    不過因“伐”與“發”同音,本意是伐木做成梁,但外島的老百姓為了討個吉利就稱為發梁,意思是上梁大發。

    大膽領著建筑組一群魁梧壯漢喊著號子、踩著沉穩沉重的腳步從山路走上來。

    八條漢子抬起了一條粗壯結實的大梁。

    大梁木在中間縛上了一塊紅布,梁上貼著一塊紅紙,上書“上梁大吉”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黃有功看著這四個字撫須微笑。

    這是他的杰作。

    等到他們從山路走上山頂看到了學校教學樓,便換了個號子喊起了上梁號:

    “梁頭發的千年富,梁尾發的萬年長。借問行東,要富要貴嘍……”

    “一要大丁發萬口,二要家宅平安,三要百生結千生,四要皇皇發福,五要五谷豐登,六要……荷葉、魯班、楊公祝慶后,財丁興旺萬年長長長!”

    天涯島上好些社員圍著發梁漢子們,學生們更是積極的跑前跑后。

    他們知道上梁之后自己的教室就算建成了。

    他們知道自己馬上就有亮堂堂的新教室可以用了。

    就是自己在圖書里、在電視電影里看到的那種城里同學能用上的樓房新教室。

    所以他們比大人還要著急建筑的進程,當今天終于可以上梁的時候,他們比大人還要開心激動。

    他們不是為了喜糖喜饅頭而忙碌,是為了自己的新課堂在忙前忙后。

    這種時候大人自然要比小孩更忙,外島有俗語,叫“做屋打船,晝夜不眠”。

    不管是蓋房子還是打新船,這都是生活中最忙碌的事,今天上梁,島上熱鬧非凡,不少社員忙得團團轉。

    大梁送到,這時候一些老人便去教學樓的大門兩側張貼對聯。

    但對聯還沒有準備好。

    只是教學樓的大門口準備了一張長桌,長桌上放了筆墨紙硯。

    接下來輪到黃有功出場。

    他像模像樣的學古人的架勢,走到桌后一手提起筆一手握著鐵皮酒壺,仰頭‘咕嘟咕嘟’就是一大口烈酒。

    烈酒入喉他大喊一聲‘好’,用嘴巴抿了抿毛筆尖,飽蘸墨汁后抬筆就是龍飛鳳舞:

    建新屋事事如意順順順,起大梁步步高升發發發。

    這幅對聯拿走,他又提筆寫下一幅新對聯:

    巍巍學府進文氣,雪天螢席出狀元!

    寫下這兩幅對聯后他還仰天大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人群里的王墨斗兩口子一個勁撓頭皮。

    尬的頭皮要離家出走。

    自家這親戚真的很……很那啥!

    但很多人卻覺得黃有功這番表現很有文人雅士的風采,齊齊鼓掌大喊:“好!”

    黃有功一看不少人給他鼓掌,頓時精神抖擻準備借著酒勁再整兩句更尬的。

    王憶趕緊把他拖走了,說道:“貼對聯、上梁,那個李老師、毛老師,你們不是有拿手絕活嗎?亮出來啊!”

    李巖京從布袋子里掏出嗩吶而毛海波則亮出了二胡,一個鼓腮幫子一個搖頭晃腦,然后一曲高亢歡快的調子傳進人群中。

    社員們聽的痛快,又紛紛鼓掌喊:“好!”

    李巖京和毛海波同樣受到鼓舞后精神抖擻,曲調連連變換,后面接連奏響歡快音樂。

    多數人不懂嗩吶曲子,便問道:“這是演奏了什么?”

    “王老師你見多識廣,你知道嗎?”

    王憶傲然道:“別的不說,同志們,我對音樂是手拿把掐,不管是嗩吶曲還是二胡曲,我聽過之后肯定能一下子就說出曲子名稱。”

    “我怎么有點不信呢?”徐橫疑惑,“校長我不是信不過你,主要是這有點厲害啊——你說這是什么曲子?”

    王憶立馬說:“《百鳥朝鳳》!”

    徐橫眨眨眼睛,問道:“哦,這就是《百鳥朝鳳》啊。”

    不少人連連點頭。

    或許大家伙沒有聽過《百鳥朝鳳》的曲調,但至少聽過這個名字。

    不過大家伙不是都沒有聽過《百鳥朝鳳》,黃有功便聽過,說道:“不可能,這演奏的不是《百鳥朝鳳》!”

    他這話說的篤定,可還是用眼神去詢問了秋渭水。

    因為小秋老師現在醉心音樂對十八班樂器都有所研究。

    事實證明他問對人了,秋渭水說道:“前面是《喜迎春》,接上去的是《慶勝利》,應該是吧?他們演奏的不錯,但曲調不是特別精準,所以我可能說錯了。”

    眾人疑惑的看向王憶。

    到底誰說的對?

    王憶坦然說:“小秋老師說的對。”

    “那你剛才還信誓旦旦的說是《百鳥朝鳳》?”徐橫翻楞著白眼問道。

    王憶更坦然了:“你就說我是不是聽了嗩吶曲后一下子就說出了一個名稱?”

    “《百鳥朝鳳》是不是一個名稱,我是不是一下子說出來的?”

    徐橫這么不要臉的人,愣是讓他給整的不會了。

    紅通通的對聯貼上正門和后門——教學樓底層大廳前后各有一座門。

    于是現場有音樂有掌聲有歡笑如今又有了對聯,這喜慶氛圍越發濃重。

    漢子們抬起大梁上樓頂。

    隨著他們一步步登高,王向紅揮揮手喊道:“撒云糕!”

    這個云糕其實就是年糕,不過在這里要叫云糕,步步登高上青云之巔。

    樓頂上站出來一排人,各自胳膊彎里挎著籃子,甩手往下撒起了油紙包裹的小塊年糕。

    地上的人歡呼著開始搶,連公社和縣里來的領導干部們不例外,跟著去搶。

    學校這是出狀元郎的地方,是學知識的地方,這學校第一天建成撒出來的東西都是帶有文氣的。

    老木匠王祥高唱贊詞,喊道:“下有金雞叫,上有鳳凰鬧,此時正上梁——好不好!”

    圍觀人群一邊搶云糕一邊齊聲大喊:“好!好!”

    大梁抬到樓頂要落下,王向紅再次揮一揮手,王東喜帶人點燃了鞭炮。

    一圈至少二十掛鞭炮先后響起。

    噼里啪啦的聲音中,硝煙彌漫開來,海風吹的全島都是煙氣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揭西县| 罗田县| 榆林市| 安岳县| 巫溪县| 梅河口市| 霍林郭勒市| 连南| 达州市| 奉节县| 成安县| 顺昌县| 边坝县| 海安县| 陆河县| 清徐县| 广饶县| 巴楚县| 长宁区| 阳信县| 西畴县| 栾城县| 扬州市| 宾阳县| 扶绥县| 大城县| 长沙县| 湖口县| 南雄市| 江安县| 九龙坡区| 凭祥市| 漳州市| 宁安市| 安泽县| 南平市| 唐海县| 延川县| 上思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