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終還是漏勺承受了一切。 王憶沒去當搡手,因為漏勺一開始就說好了要當搡手的。 社員們慫恿他當搡手,就是逗樂子。 大家都想當樂子人。 畢竟王凱這個搓手是新人,要是搡手也是新人,那不說效率高低,只說這個危險程度便會很驚人! 搡年糕的時候,搡手和搓手往往是搭配多次的熟人,這樣才有默契。 否則木榔頭砸到人的手或者胳膊,那家伙指定沒有好果子吃。 一盤子冒著熱氣的糯米粉倒進石臼里,王凱信心十足的伸手去揉和一下子,然后當場就是嚎啕大叫:“我手、手給燙著了!” “燙熟了沒有?燙熟了正好晚上加個菜,燒豬腳!”漏勺還在調侃他。 王憶倒是有些擔心:“會不會溫度太高,燙傷皮膚?” 燙傷很難治。 看熱鬧的王東方說道:“沒事,沒那么燙,就是還熱乎罷了,他是小孩手嫩,換個大人上去只會覺得暖和。” 同樣在看熱鬧的小孩們哈哈笑,七嘴八舌的笑話王凱。 而王凱是立志要當孩子王的男人。 他咬緊牙關去揉搓糯米,把木榔頭砸開的糯米再收拾到石臼正中央。 漏勺適時的一榔頭下去,‘啪嘰’一聲脆響,剛收攏的糯米又被砸開了。 王凱揉搓幾次之后,受不住了——大家伙受不住了。 這效率太慢了。 漏勺跟王凱搭配不起來,不敢往下砸,很擔心砸到他的手。 所以看了會熱鬧后,劉紅梅去把王凱換下來了:“等你們倆出年糕,真得等到過年!” 王凱不服輸:“你別瞧不起人,看我鷹爪撓……” 他嘴上不服氣,身體很誠實。 一邊鷹爪撓一邊跑路。 手燙的很疼! 劉紅梅當了搓手,這時候有老人開始喊號:“一二、一二、一二……” 一落錘、二揉米,這樣漏勺和劉紅梅聽著號子來動作即可。 速度一下子加快了。 王憶看的很擔心。 鑲嵌了大鵝卵石的木錘飛快的抬起又砸下,只有兩三秒鐘的時間留給劉紅梅揉搓糯米。 這樣一旦配合不好或者誰亂了節奏,那搓手很危險。 生產隊的人也知道這點,所以漏勺這邊砸了一陣累了、喘粗氣了,王東方便脫掉外套上去替換他。 王東方力氣大,抬起手臂將木榔頭高舉過頭再借力砸下去,糯米迅速黏糊起來成糯米糕。 年糕開始成型。 這時候有婦女在祠堂里擺開桌子,隨著糯米成為糕,漏勺從石臼里收拾出來送進祠堂,這時候婦女們就趕緊把它給搓成糯米塊。 一塊塊糯米塊放在長桌上切割,再用特制的年糕板把它們做成年糕狀,有些年糕板帶形狀,做成海魚、兔子、雞、狗、花等各種的形狀。 孩子們便圍在門口、蹲在地上熱切的看。 漏勺從一個紙殼箱里拿出一些餡兒,有花生餡、芝麻餡、豆酥糖餡等等。 糯米塊做成年糕的時候難免多出點下腳料來,他便取來下腳料揉圓拍扁塞進點餡兒去包起來分給孩子們。 這是年糕包,此時的年糕最好吃了,還熱乎著,最是新鮮,糯米的清香味未曾散去。 加上里面有香甜可口的各種餡兒,吃一口在嘴里溫熱黏糊,越嚼越香、越嚼越有滋味。 突然之間有人扔進個炮仗來—— “砰!” 硝煙彌漫。 頓時孩子們驚呼、婦女們咆哮,有人認出是自家孩子在放鞭炮搗亂,便拔腳去追。 而放鞭的孩子在扔出鞭炮的瞬間已經開跑了。 于是島上不斷有大人追逐小孩,小孩連跑帶跳,深感刺激,大呼小叫。 等到被抓到那就開始鬼哭狼嚎…… 王憶看的直樂呵。 這年頭的孩子身體素質是真好,都是爹娘親手錘煉出來的。 太能跑了! 勞力們跟打樁似的排隊上場操練木榔頭,一個人頂多能干個兩三分鐘就得換人。 這樣保持了極快的節奏和足夠的力度,‘咣咣咣’的聲音中,一塊塊的年糕做出來送進祠堂里。 圍觀搡年糕的人有來有去,但比起吃過午飯那會有多沒少。 今天開始放假休息。 勞碌了一年,社員們總算可以好好歇歇了,于是他們便湊在一起閑聊。 聊家常,聊怎么準備年貨,聊過兩天都去哪里趕集。 反正今天就是個閑聊。 王憶在人堆里廝混到了傍晚時分。 搡手搓手們忙碌了一個下午終于把生產隊需要的年糕給忙碌出來了,王向紅領著王憶來主持著給社員們分年糕。 王東喜回不來。 到小年了,家家戶戶都要備年貨了,這時候炒瓜子、炒花生成了熱門產品,而天涯島出產的瓜子花生板栗更是緊俏貨。 烤紅薯和關東煮都暫停了,現在零售組全力忙著做炒貨。 王憶從23年搗鼓了大量的瓜子花生過來,隔著一天隊里便要發船去市里碼頭拉貨。 年糕到手,社員們歡歡喜喜的準備祭灶。 在八十年代的外島,小年是忙年的開始。 今天小年一到,每家每戶都要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其中祭灶又是漁民小年夜的重中之重。 祭灶用品要認真準備,漏勺顧不上吃晚飯,他等王憶發完了年糕后便招呼王憶去收拾祭品。 他是干廚師的,灶頭是他的戰場,所以灶王爺就是他的守護神。 忙活著祭灶用品,他忙里抽空問王憶:“王老師,你知道灶王爺是咋來的嗎?” 王憶搖搖頭:“一方有一方的傳聞,咱外島說灶王爺是怎么來的?” 漏勺笑道:“咱外島說灶王爺叫張生,他一開始跟你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然后張生成家之后終日花天酒地,媳婦郭丁香屢勸無效便跟他離婚,而他最終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 “有一天,他乞討到了這個前妻郭丁香家門口了,郭家招待他吃飯,他為此感到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把自己給燒死了。” “玉帝知道這事后,覺得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讓他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凡間的事,所以他成了灶王神。” 王憶聽后更是搖頭。 漏勺疑惑的問道:“咋了,王老師,我說的不對嗎?” 王憶說道:“不是不對,而是玉帝亂來。” “這個張生他不是個東西,有錢的時候花天酒地,作賤家里妻子并休妻;等到他沒錢了去要飯了,還不忘作賤妻子家呢,他這次直接鉆人家灶臺下把自己給燒死。” “你說,他死了成灶王神了,那他妻子家的灶臺呢?那灶臺還能做飯嗎?” 漏勺一愣,說道:“是啊,是這么回事。” 他想了想又說:“我就是聽隊長以前批判神仙,批到灶王爺這事的時候說,玉帝亂來,張生混蛋一輩子,就因為還要點臉面結果就把他給弄成神仙,這不公平。” 王憶又搖搖頭。 漏勺再愣:“又哪里不對嗎?” 王憶說道:“這樣的傳聞其實問題不大,這傳聞的重點不是他一輩子混賬,而是他浪子回頭,玉帝覺得他這樣難能可貴,所以才賞賜他。” “這事說到底是在勸人向善,有些人或許一輩子沒做什么好事,可只要還活著,只要活著的時候覺悟了,愿意做好事、做好人了,那神仙們還是愿意給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在我們佛教里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沙生泉過來幫忙擺放桌子。 他孑然一身,已經沒了家鄉也沒了親人,所以過年不會離開天涯島。 孫征南也沒回家去,他去祝真學家里過年了,直接跟祝晚安領了證,算是上門女婿了。 不過這也只是看起來像是上門女婿,他是不想回家鄉過年而已,實際上他和祝晚安還是普通夫妻。 小年要準備家伙什不少。 兩張八仙桌對拼起來,上面放兩個蠟燭臺、一只香爐、一把酒壺。 蠟燭臺上安插紅蠟燭,香爐里點燃香。 供奉兩把小刀、三只茶碗,茶碗里頭泡上清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