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外面喊他的社員叫了幾聲后見屋子里沒有回應,他想進門來看看,結過老黃和它的崽子們住在外間,看見有人要進來就呲牙。 除了大迷糊和秋渭水,王憶不許別人進聽濤居了,他教導過老黃,老黃很通人性,已經成了他在聽濤居的把門好手。 老黃這邊呲牙,它的崽子們跟著呲牙,嚇得那社員不敢貿然闖入。 他只好悻悻離開,然后對工地上忙活的大膽喊道:“你真看見王老師進聽濤居了?里面沒人啊,我喊了好幾聲,沒人應聲。” 正忙著砌磚頭的大膽抬起頭說道:“先前進屋了啊,什么時候出去了?我沒看著,估計是我沒注意的時候他出去了。” “沒出去吧?我也看見他回去了,沒看見他出來啊。”有人說道,“你們誰看見了嗎?” 其他人紛紛搖頭。 王憶見此咂咂嘴。 這幫人還挺死心眼,算了,得出去給個說法了。 他快速找了瓶眼藥水滴在眼里,然后不閉眼直接睜著眼出去。 兩眼出現了紅血絲,而且眼藥水往外流,擦一擦后就跟打哈欠打出眼淚一樣。 他打著哈欠拉開門,擠擠眼問道:“誰喊我來著?我才躺下沒睡半個鐘頭,誰喊我了?” 大膽見此說道:“看,我就說王老師沒出來。” 王憶沖他們不耐煩的說道:“以后我回了聽濤居就是要睡覺,或者是要寫書,你們別來找我,有什么事等我出來再說。” 幾人尷尬的笑了起來:“好、好。” “我沒找你,王老師你進屋我從不找你,是柱子找你。” “柱子這個東西,你著急忙慌的吆喝什么?誰家失火了?” 柱子更尷尬,說道:“對不住,王老師,是張有信郵遞員給你送了些東西,讓你過去拿。” 王憶故作不耐的說道:“以后隨便找個人接了就行了,這種事不用非得找我。” 他打了個哈欠搓搓眼,一臉不悅的下山去。 柱子等人噤若寒蟬。 大膽咋舌道:“以后王老師進屋就別打擾他,他跟小秋老師剛結婚,晚上操勞的很,咱爺們都是過來人,這時候白天要補覺的。” 眾人便趕緊點頭。 張有信看見王憶后高興的很,將一大一小兩個箱子抱上了碼頭。 王憶一看兩個箱子,小巷子是出版社郵寄過來的,他心里一動,直接拆開,里面是摞在一起十本《龍傲天環球大冒險(一)》。 張有信現在也知道王憶有作品出版的事。 看到里面的新書他當場怪叫一聲:“我草,王老師,你的大作!” 王憶說道:“少一驚一乍的,就是一本書而已,你沒看見過新書嗎?” 張有信嘿嘿笑道:“我沒看見過作家呀!” 在碼頭四周忙活的社員聽到這話紛紛走過來:“王老師,是你出版的書來了?” “叫個龍傲天環球大冒險是不是?我看報紙上都說了,王老師你真是了不起。” “這還用說?王老師啥都能,會寫詩會寫文章會寫小說,沒有他不會的。” “他不會生孩子。”有人開起了玩笑,引得哄堂大笑。 然后又有人說:“生孩子有小秋老師呀,他跟小秋老師正好是一對。” 社員們勾肩搭背上來看《龍傲天環球大冒險》,很好奇,很激動。 這可是王老師的著作呢! 王憶拿出來分給他們看,他們連連擺手: “手上又是水又是泥沙的,不能碰你的大作。” “就是,我手上剛去處理螃蟹來,一股子腥味,可別影響了書上的墨香味。” “等我回去收拾收拾,然后去王老師那里看書。” “還有個大箱子是什么?都是書嗎?” 另一個大箱子是十萬大山地區郵寄過來的,寄件人是個王憶不熟悉的名字。 他打開一看,里面是一些特產,有牛干巴、有笛子、有茶葉——其中茶葉最多,好幾個包,每一包上都有貼紙,什么毛尖茶、苔茶、鳳岡茶等等。 里面還有一封信和一張合影照片。 照片上是王憶和一對新婚夫婦。 看到照片他明白了,這不是當初去參加漁汛大會戰,然后在佛海遇到的那對小夫妻嗎? 他當時給小夫妻一大堆的膠卷,如今小夫妻給他送了年貨! 投桃報李。 是個講究人。 社員們跟著看,王憶便把照片傳給他們,然后隨意的解釋說:“我同學,他是十萬大山那里的,給我弄了點他們的土特產當年貨。” “今年年貨是天南海北的特產都有,都是我同學郵寄過來的。” 社員們聽到后笑聲連連,對分年貨的場面期待不已。 有老人看著照片點頭:“能看出來,這兩口子絕對都是文化人,你們看,人家有氣質,跟咱泥腿子不一樣。” “確實不一樣,這女的穿的真喜慶,這男的穿的像干部。” 王憶暗道你們還真猜對了,這女的是個教師,這男的是個公務員。 他收起了照片也收起了年貨和書。 行了,王老師又有同學來送禮了…… 而社員們最關心的卻不是年貨,是《龍傲天環球大冒險》。 ‘王老師的書出版印刷成鉛字’的消息在島上不翼而飛,迅速傳遍了島嶼。 正在服裝組幫忙的秋渭水先回來了,然后祝真學、王向紅也來了,后面趕來的人陸續增多,連壽星爺都拄著拐棍趕來了。 實際上壽星爺還挺激動,拄著拐棍一路小跑。 王憶看到上一個動作這么麻利的老人還是在網上看到過一張動圖,有個老人拄著拐杖進會所,會所里有包臀裙大妹子出來攙扶他,他也是這么一路小跑的。 壽星爺看見一群人圍在槐樹下后就激動的喊:“王老師寫的書成鉛字了?成一本書了?國家給他做主給他印出來了?” 王憶說道:“對,壽星爺你看。” 他遞給壽星爺一本。 壽星爺不識字,拿到書本后卻伸出手指指著封皮上的字一個個的點著說道:“龍、傲、天、環、球、大、冒、險——后面還有一個,這個我認識,一!一是一道杠!” 王憶笑道:“對,就是這九個字,壽星爺有文化呀,我還聽人說你是文盲,這不是造謠嗎?” 壽星爺哈哈大笑:“我就是個文盲,我哪里識字?不過我知道你寫的是啥書,對著字也能對出來。” 他翻開書往里看,摸索著書頁湊上去聞了聞,沖周圍說道:“香啊,這上面有墨香味,墨香比豬肉還香!” 眾人紛紛點頭。 壽星爺看著手里的書是老懷大慰:“好啊,過年之前有好事,咱們王家這不是出秀才,這是出狀元!” “擱在以前,得是狀元才能寫書才能讓國家批準印刷,好啊!王老師你是真有能耐!” 他對王向紅說:“今年過年,怎么著也得跟老祖宗燒紙說一說,咱王家出大本事的人了!” 王向紅笑道:“早說了,王老師回來要辦學校我在清明就跟祖宗都說了,咱王家出了個大本事的后生,咱王家好日子來了!” 他拿起一本珍惜的摸了摸,連連點頭。 在這年頭的老百姓眼里。 出版了書那就是正兒八經的作家,可不是一般的文化人。 教師是文化人,但作家是作家! 自家人里出了個作家,社員們與有榮焉,都爭搶著要拿書回家看。 其中大膽仗著人高馬大撞開身邊的人最快搶到了一本書,然后王向紅仗著煙袋桿又長又硬給他手背上來了一下子: “你認幾個字啊?你拿這書回去干什么?” 大膽說道:“我上夜校上的最積極,是不是,祝老師?祝老師都讓我當班長呢!” “隊長你別小看我,現在我是相當有文化,看個書不成問題。再說了,我碰到不認識的字我可以猜,用黃老師的話說,結合上下文總能猜個差不離。” 王向紅說道:“行了,你別胡咧咧,我跟你說,這書現在很寶貴,縣城里好些人想買都買不到。” “所以這書你們別亂動,怎么分配我已經有數了,一本放祠堂上供、一本給王老師留著做紀念,一本交給小秋老師給小秋爺爺送過去,一本留著裱好了留大隊委展示,學校圖書館分配一本,五個年級圖書角各分配一本……” 十本書十個用處,他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社員們紛紛嘆氣。 自己是分配不到這書了。 王憶跟王向紅商討:“現在是寒假時間嘛,學校也沒有建成,這樣,祠堂、我爺爺的書拿出來,其他八本先分給社員們輪流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