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393.蜜薯成熟時(月底求月票)-《我在1982有個家》


    第(3/3)頁

    王向紅天天去紅薯地里查看情況,如今地里的紅薯溝上開裂了,這是底下地瓜大豐收的標志,是地瓜長得大又多才把泥土撐裂出了一個個的口子。

    裂口越大證明紅薯的個頭越大,產量越高。

    今天禮拜一的下午好天氣,萬里晴空中還有幾朵白云在飄蕩,王向紅吃過午飯后便吆喝起來:

    “全體社員請注意,全體社員請注意,咱們隊里紅薯田迎來大豐收,今天下午咱們集體收紅薯、集體收紅薯!”

    學生們一聽又有隊集體活動而且還是收紅薯很開心,吃過午飯趕緊回家去準備家伙什。

    生產隊年年都會收紅薯,紅薯產量高,一畝怎么著也有個四五千斤,這東西不稀罕,所以生產隊允許大家伙收紅薯的時候啃著吃。

    新鮮紅薯挺好吃的,學生們平日里沒得吃,到了中秋節之后收紅薯的時間,那可以放開肚皮吃個飽。

    不過他們也就吃個新鮮,實際上紅薯連續吃上幾天就能把人給吃怕。

    還是那句話。

    反酸,燒心!

    王憶換了衣服也得參加勞動,等到日頭稍微偏西一些他去找王向紅,這時候陽光不太曬了,可以上工了。

    王向紅蹲在了最大一片農田的地頭上。

    農田不算大,縱向上能有個二十多米,橫向上有七八十米,這一共是兩畝二分地,但今年種紅薯的時候又往外闊了闊,能有個兩畝半到兩畝七分地之間的規模。

    田地里頭紅薯綠葉黃葉交錯,很繁茂。

    風吹過,地瓜葉此起彼伏,真是只看這葉子就會讓人生出豐收的喜悅之情。

    看見王憶來了,王向紅沖他招招手笑道:“你從紅樹島挖來腐殖質當肥料的主意真好。”

    “主要是王老師有辦法殺死里面的蟲子。”幾個老人扛著二爪抓鉤來了。

    “是,主要是得殺死里面的蟲子,咱都知道紅樹島那些爛泥混了好些鳥糞能當肥料,可不敢用啊,里面多少蟲子?你弄到紅薯田里,一旦孵化了就是蟲災,能把紅薯全給毀了!”

    “哎呀,不說這些了,今年紅薯是大豐收了,你們說這次一畝地能不能出六千斤?”

    王真堯老人用抓鉤抽打碎一些紅薯藤蔓后看向地里撐開的裂縫,說道:“六千斤?我看六千斤打不住!你們看看這地上的裂縫,跟老牛逼的縫子一樣,這下面得塞了多少紅薯?”

    王憶豎起大拇指。

    這話到頭了,老爺子,你的比喻真是絕了!

    王真堯看他豎起大拇指還以為是夸贊自己的眼力勁,便得意的問道:“王老師,你有文化,可你不懂農田作業,對不對?你不會干農活,不懂咱農業收成……”

    “八千斤!”王憶斷然道。

    王真堯詫異的問道:“什么八千斤?”

    王憶說道:“咱們今年一畝地能出紅薯八千斤!”

    聽到這話,好幾個老人嚇一跳:“你這是冒進主義啊,咱隊里種紅薯多少年,最好的年頭最好的田地一畝才能出六千斤。”

    “對啊,八千斤?那還是紅薯嗎?那是、那是土坷垃!”

    王憶說道:“挖挖試試吧,我覺得能出這個數!”

    這數不是他說的,是他當初買紅薯苗時候老板承諾的。

    他買的都是脫毒紅薯苗,產量很高!

    所謂脫毒紅薯苗是通過剝莖尖技術把紅薯里面的有害病毒給去掉,因為紅薯是無性繁殖,病毒會一代代的傳下去——相當于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紅薯在繁育,所以會導致病毒蓄積。

    病毒蓄積影響紅薯的產量會降低,通過脫毒保持紅薯的原有特性,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紅薯的生長能力。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農田,一隊學生也過來了。

    大人扛著二爪抓鉤或者鋤頭,還有人提著扁擔挑著竹筐,學生們則提小竹籃、拎著殺魚刀,各有分工。

    收紅薯是每年的例行工作,就像曬鲞一樣,不用王向紅特意去安排,社員們已經知道自己該去哪片農田忙活了,三五成群、呼朋喚友的便去了。

    王向紅指揮最大的這塊田地,這邊人也多。

    學生先進瓜田里彎著腰找出紅薯藤蔓中貼在地面的大根,一刀割上去斷了根子藤蔓便自由了。

    他們先去割開藤蔓,后面便有婦女老人用抓鉤上去挑起藤蔓開始翻轉,將藤蔓纏成一團團的匯聚于一處然后統一抬到地頭上。

    地瓜葉和地瓜藤蔓不能隨意處理。

    還綠著的要摘下來喂豬,枯黃的才能收集起來曬干以后當柴火。

    一絲一毫不能浪費。

    隨著一壟溝的地瓜藤蔓被卷出來,開裂的地皮露了出來,看到的人紛紛點頭:“今年好收成啊!”

    一些老漢拎起鋤頭、抓鉤往手里吐口唾沫搓一搓,準備正式開工。

    王向紅領著干活,干活之前他先叮囑:“同志們啊,一定記住了,今年的紅薯品種不一般,大家伙下手一定要有數,可不能給出壞了,那樣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老漢們對此不以為然,笑道:“有什么好浪費的?大的好的入庫存起來,小的癟的歪瓜裂棗的帶回家蒸了,碎了爛了的喂豬,一點不浪費!”

    “這紅薯品種有什么不一般的?還能長出花生來不成?哈哈,紅大紫、白大紫、地桑根、掉把子、十里香,不就這些嗎?”

    各種各樣的紅薯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顏色,各有各的味道。

    老漢們說的這五個品種就是現在全國范圍內最流行的五種紅薯:

    紅大紫和白大紫塊大產量高,只是顏色一紅一白,吃起來不太甜比較面。

    掉把子色紅塊大,淀粉含量低,生吃脆爽就跟水蘿卜一樣,但容易掉把兒、容易壞。

    地桑根和十里香的產量差一些,其中十里香味道最好吃,蒸熟后很香甜。

    當然這都是王憶聽社員們聊的,他沒吃過這年代的紅薯也不準備吃,紅薯他只吃西瓜紅蜜薯。

    他也下手忙活,老師們都下手幫忙。

    黃有功背著手在地頭上踱步然后沉吟:“落葉黃,天高云淡風清涼,金秋十月社員忙,碩果累累入倉房……”

    好些人看到這一幕露出地鐵老漢看手機般的表情。

    王憶沖黃有功喊道:“黃老師,行了,別吟詩作對了,今天是勞動課,趕緊上手吧。”

    黃有功略矜持的脫掉外套中山裝,挽起里面襯衣的袖子,這才下地忙活起來。

    有社員便揶揄他:“這是城里來的哪個大干部?”

    抓鉤和鋤頭下地,然后一串串紅薯被拖拉了出來。

    蜜薯不會長得很大,但是數量多、個頭也勻稱,光這一點就足以讓社員們驚嘆了。

    82年紅薯長得個頭很不均勻,拿人的體型來打比方,就是有的是女兆日月,有的是郭小四。

    學生們看到紅薯出來了紛紛嬉笑著上來搶著吃。

    拿到紅薯他們不洗,扒拉掉泥土用衣服擦一擦就往嘴里塞。

    然后旁邊的老漢們氣急敗壞的喊:“草鞋,你干啥拿我的衣裳擦紅薯?”

    “嘿,別動我衣裳我,我衣裳、我我,我那是的確良!”

    “黃老師你趕緊看看吧,你的衣服被當成……”

    “吾草!”黃有功回頭一看不等提醒他的人把話說完便慘叫一聲,“我衣裳!”

    他把衣裳脫下放地頭,這會成了學生們的毛巾,好幾個學生用他的衣服擦紅薯。

    當然他們不是針對黃有功,但凡有人把衣裳留在地頭上,這會都已經沾染上沙土了。

    還好,沙田的泥土并不泥濘,抖一抖便能把衣服抖擻干凈。

    學生們不嫌臟,紅薯擦掉沙土不牙磣之后就行,他們立馬放在嘴里啃了起來。

    咔嚓咔嚓和嘎嘣嘎嘣的聲音不絕于耳。

    西瓜紅脆生且多汁,學生們一吃就吃的亮了眼睛:“哈,這個紅薯真好吃!”

    “這不是紅薯,這是什么果子!”

    社員們聽了他們的話后有的好奇有的疑惑有的撇嘴,還有的笑道:“我看你們是半年沒吃紅薯又饞這一嘴了,等你們吃它個三天五日的,我看你們還怎么說好吃。”

    不管是收拾藤蔓還是從土里扒紅薯都要彎腰干活,這田里沒有強勞力只有輕勞力、弱勞力和半勞力,大家伙干這一陣也累了。

    王向紅說道:“行了,先歇歇、都歇歇,同志們都拿一個紅薯嘗嘗,你們嘗嘗就知道這紅薯的滋味怎么樣了。”

    他說完自己趕緊挑了一個。

    挑了一個被鋤頭攔腰斬斷的,他抹掉泥土啃掉斷口,然后咬著吃了起來:“好吃!”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蛟河市| 乐至县| 金阳县| 莱西市| 阿拉善右旗| 平原县| 遵化市| 巩义市| 富川| 郯城县| 密云县| 莒南县| 南漳县| 中宁县| 龙井市| 巴东县| 鲁甸县| 子洲县| 沙河市| 瓦房店市| 青神县| 康乐县| 扶沟县| 长垣县| 临沂市| 赤峰市| 宁城县| 台湾省| 高清| 昌江| 高州市| 贵港市| 汉寿县| 武安市| 夹江县| 芦溪县| 瑞金市| 新丰县| 社会|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