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文蓉抱著兩本比磚頭還要厚實的字典頓時就紅霞飛雙頰了。 她撫摸著嶄新的書封喃喃說道:“是《新華大字典》和《中英文字典》,這太好了,我、我其實一直想要一本字典,但是挺貴呢。” 特別是當了教師之后,她更覺得自己需要有一本大字典。 在她的上學生涯中,她的老師們但凡是正經的教師,都在辦公桌上放一本大字典。 如今她也有字典了,不只是一本,是兩本! 而且這還是自家男人送的! 她看著正和王憶夫唱婦隨的秋渭水,突然便有些悵然了。 她想念丈夫了。 放學回家的學生們又蹦蹦跳跳的跑回來,跟著母親或者奶奶看照片。 有學生打開了楊文蓉的箱子,拿起照片一看,叫道:“小楊老師的好看!” 旁邊的人湊上去看了一眼,對正在走來的王向紅笑道:“支書過來看,嗨呀,這張照片上的你年輕又好看。” 這是麻六和楊文蓉的結婚照。 王憶特意叮囑了照相館,給他們做了簡單的精修,主要也是調整光線又給優化了面色,面目線條沒有動,這樣可以讓人顯得好看一些但不至于好看太多。 王向紅背著手上來看了看,頓時也笑了:“這照片怎么拍的?你看小楊老師更好看。” 楊文蓉又去拿起一個照片,然后抿嘴來笑。 她拿給左右的社員看,大家紛紛笑。 這是王憶當時抓拍的那一張,抓拍了王向紅正在往下撤煙袋桿。 支書在訕笑、小兩口在哈哈笑,楊會想笑又不敢笑…… 都顯示在了照片上。 這讓大家伙很新奇,因為這年頭拍照片流行的是一絲不茍、面含微笑。 現在還沒有抓拍這一說。 楊文蓉拿給王向紅看,王向紅有點不樂意,說:“這不是我的丑照嗎?” 王憶笑道:“支書,這是抓拍,拍的人正常的反應,更加真實!” 他又對社員們說:“以后我準備給大家伙也抓拍幾張,拍點大家日常生活中的照片,這樣過些年大家回頭看看照片,就能想起自己以前的日子。” “這樣好不好?” 社員們有免費照片拿自然說好。 何況他們想一想,這樣確實挺好,有紀念意義。 王憶說道:“城里的學校有什么小廣播員、小記者,那咱們隊里的小學也要培養幾位小攝影師!” 正在竄來竄去的學生們聽到這話頓時圍了上來問:“王老師你是什么意思?是讓我們拍照片嗎?” “給我們用真照相機?” 大人趕緊往后拉孩子,對王憶說:“王老師可別亂來,這照相機多金貴的東西呢,不能讓他們碰,碰壞了怎么辦?” 王憶笑道:“學生們不是咱們大人以為的那么毛躁、毛手毛腳,得信任他們、給他們機會。” “這樣,我再聯系人買點舊的、被淘汰掉的老相機,然后在咱們小學組建一個小攝影社,到時候看看哪些學生表現好,就讓他們去做小攝影師,由他們來記錄咱們社隊的生活。” 攝影社是什么東西,社員們不了解。 可是讓自家娃娃有機會端起照相機,這對他們來說是能夠理解的大好事。 他們想的更遠——要是自家娃娃能成為小攝影師,那就可以拿到照相機,等到了過年時候走親戚,大家族一起吃飯,讓自家娃娃端著照相機出去來一張照片: 那得是多有面子的事啊! 他們暢想一番便開始合不攏嘴。 王憶和副組長們將所有全家福都發了出去,但社員們拿到照片后沒有離開,而是磨磨蹭蹭的問王憶: “王老師你看我家這娃有沒有當照相師的天分?” 王憶笑道:“大家別著急嘛,這事要慢慢考察,秉持公正公開的原則給所有學生一個機會,也會給咱們隊里一個交代。” 這樣大家伙沒話說了,只能抱起相框高高興興的回家。 最終只留下了王向紅。 王向紅瞅瞅他,說:“王老師你真是個花錢小祖宗,你花錢是真舍得啊。” 王憶說道:“錢這東西是賺出來的,可不是省出來的,支書你真的你信我就行了,咱隊里能在積攢下足夠錢的前提下給社員們改善生活。” 今天又有人去夾了些辣螺送來。 而昨天也有人送辣螺過來,社員們得知王憶愛吃辣螺,紛紛去搜尋了送過來。 這也是王憶愿意一個勁給隊里投資的原因。 社員們是知恩圖報的人,只要王憶喜歡吃什么、他們又有這個東西,那一定會優先給王憶送來。 就比如雞蛋,社員們都知道王憶愛吃鮮雞蛋,所以天天有老人瞄著自己雞的屁股,下了蛋趕緊送過來—— 雞蛋到了門市部還熱乎著! 辣螺多了吃不了,這東西被認為是寒性食物,不能多吃,否則傷身。 漏勺便給王憶做辣螺醬。 漁家家家戶戶都會做辣螺醬,特別是農歷三月潮汛時辣螺會大量集中地出現,漁民撈的多了吃不掉,就會制成辣螺醬。 辣螺醬易于保存,可以作為“長羹下飯”。 這東西王憶可以帶去22年,22年野生辣螺越來越鮮見了,他看到翁洲漁業局還有政策,辣螺也有禁撈期。 漏勺跟王憶說了一聲給他做辣螺醬,然后讓大迷糊帶走辣螺去挨個洗干凈。 辣螺要說好吃還得鮮吃,他又挑了一些個頭飽滿的給王憶做水煮。 大迷糊這邊洗出辣螺來,漏勺便敲破辣螺。 別小瞧這個簡單的敲,還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最好把辣螺豎起來細敲,這樣敲出來的螺肉不會太碎,且能使殼與肉在蒸熟后更容易分離。 要做辣螺醬最好光取螺肉,要不然就連肉帶少許殼,只有這樣才能成醬。 配料很簡單,食鹽、姜絲、白糖就是足夠了,封入罐子里再倒點白酒封起來。 他做好一罐子沖王憶笑道:“辣螺醬挺好吃的,配米飯可下飯了,一個禮拜以后就能吃。” 王憶一邊吃著水煮辣螺一邊說道:“好,等著一個禮拜以后嘗嘗你的手藝。” 今晚的辣螺吃起來簡單,水煮的這些辣螺也是敲過的,然后連殼帶肉隔水清燉。 王憶拆開碎裂的殼用舌頭一點就能把肉點出來,清水煮秋辣螺真是鮮甜可口,帶一點辣味,回味悠長。 吃過晚飯他給楊文蓉、王新國和一些愿意來學習的人上晚課。 王新國悄悄問他:“王老師,你能不能給我也捎帶兩本字典?我好幾年沒念書了,有些字都還給老師了,有一本字典我覺得更……” “行,你不用解釋,我給你買兩本字典,等著明天讓大義把消息帶給麻六。”王憶打斷他的話。 他琢磨著可以給學生們一人買一本小字典,有字典學習起語文確實要更方便。 結果用不著王東義給他帶話了。 下半夜銷售隊搖櫓回來,然后有人便嚷嚷:“小楊老師,你男人回來了。” 隊里人聽到這話便嘻嘻哈哈的笑起來:“哈哈,老六肯定是想媳婦了,想的受不住從滬都跑回來了。” 楊文蓉這會正在教室里做題呢,聽到這話很驚喜的站起來。 她也想自家的男人了。 王憶挺納悶,麻六怎么會這么突然的就回來了? 麻六回來帶了一挎包的煙,跟社員們見面就遞上去一包煙。 還不是最便宜的經濟,是豐收牌香煙,大豐收。 隊里人見此便問道:“六子,你發財了?怎么這么大方?” 旁邊的人推了這人一把說:“你這話說的難聽了啊,老六啥時候不大方?咱隊里買發電機,人家就給捐了身上所有的錢,你咋不念人好?” “我哪里不念著他的好?可是這一人一包大豐收呀,這不是發財了是什么?”說話的社員反擊道。 麻六笑嘻嘻的說:“不是我發財了,是咱們隊里發財了,哈哈。” 他說這話的時候已經來到山頂了,王憶聽到后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問道:“滬都的生意這么好做?” 麻六說道:“王老師,是富民街小商品市場的生意好做!我草,太好做了,咱們要發財了!” ------題外話------ 抱拳、作揖,求月票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