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對對……” “所以咱們找孫老師和徐老師動手就行了。” “對對——對個屁!”麻六習慣性點頭后突然覺得不對勁。 王憶哈哈笑。 他收拾起皮箱說:“行,咱們先去治安局備個案。” “還有文物局,現在咱們縣里有文物局了。”麻六提醒他。 王憶有點小詫異:“你還知道縣里成立文物局的事?這文物局才剛成立沒幾天。” “九月一號剛成立,”麻六說,“然后文物局的領導們來咱們餐廳慶祝來著,我招待的他們。” 王憶問道:“他們局長叫霍大強?” 麻六點頭。 王憶說道:“那沒問題了,咱們有關系,走,直接去找他。” 他們先去了治安局。 莊滿倉沒在,郭嘉說他開完會就領著吳家父子離開了。 王憶一聽趕緊去文物局。 緊趕慢趕,他們趕到文物局的時候莊滿倉正笑著走出單位樓,曾經跟王憶有過一面之緣的老霍正領著吳家父子送他準備離開。 王憶揮手打招呼,吳成軍興奮的指著他叫道:“王老師、是王老師!王老師你不是要去滬都嗎?怎么又回來了?” 莊滿倉也回了個招呼,說道:“正好,王老師你快過來,我們還想找你呢。” 然后他指著王憶給老霍介紹。 老霍同志笑道:“有勇有謀的王老師,我老大哥的孫子,我記憶深刻、記憶猶新!” 文物局這個單位確實不受重視,它位于一座老樓里——82年的老樓,那估計就是五十年代的建筑了。 這應該是一座蘇式大板筒子樓,采用以整棟建筑定型的標準設計,不高,一共3層,建設標準低,門小窗戶也小,紅磚墻壁看起來就厚實。 不過這種單位當文物局的辦公室還挺好的。 牢靠堅固,門一鎖、窗戶一關,小偷來了輕易進不去,想搶劫也很難: 蘇俄大板筒子樓是按照戰爭標準來建造的,一個筒子樓門窗一封堵就是一個碉堡! 王憶把麻六引薦出去。 莊滿倉熱情的跟他握手,笑道:“你就是王老師麾下第一銷售員?早就聽說過你了,結果一直沒見到,今天一見,哈哈,確實很有派頭。” “莊領導您好,我以前隔老遠見過您,您看起來沒有大領導的派頭,很平易近人,但是您是笑起來平易近人,要是發怒了那有一股虎威,您肯定在部隊大熔爐里歷練過。”麻六盛贊道。 大領導主動向他伸手,他受寵若驚。 但是他這次去握手并沒有像過去那樣卑躬屈膝。 他不能給王老師丟臉,讓人背地里說王老師找了個軟骨頭的奴才當手下。 莊滿倉調侃道:“你這張嘴巴是真溜呀,難怪叫麻溜,哈哈,王老師給我介紹你的時候就說你這人很有口才,還會寫詩作詞呢,那家伙一套一套的。” “怎么樣,今天在咱文物局門口你也來一套?” 麻溜落落大方的說道:“王老師是瞧得起我謬贊我,我沒有文化,哪會寫詩作詞?” “我就是會說順口溜、蓮花落,就是以前流落社會的時候,為了能要口飯吃學著人家說點喜慶話。” “不過領導們要是不覺得我說話粗俗,那我還真能來兩句……” 莊滿倉笑道:“來,你來兩句。” 麻六看了看文物局和老霍,說道:“這文物局是蘇俄風,保護文物靠咱老東翁。老東翁從不把風頭爭,可說起當年輝煌事,高麗的戰功名震廣滬京!” 莊滿倉鼓掌哈哈笑:“說的好說的好。” 霍大強跟著鼓掌也笑,笑的風平浪靜。 雙方寒暄之后,他對王憶說:“廣陵王璽的事我都聽說了,王老師,這次你真是又幫我、幫咱們國家一個忙。” 王憶說道:“霍局您這話可把我一下子架起來了,我其實什么忙也沒幫,我就是盡我一個公民的責任了。” 莊滿倉解釋道:“老霍可不是為了夸你而說這話,我也是剛知道,這個廣陵王璽是個很重要的東西,牽扯到咱們國家的顏面!” 王憶一愣:“這么嚴重?” 莊滿倉說道:“我也是聽老霍剛說了這么一件事,說是小鬼子那邊早年間有農民挖出來一個這樣的金印……” “漢委奴國王璽。”老霍補充道。 莊滿倉說:“對,就這個東西,然后79年小鬼子農民的后人把這東西捐給他們國家了,成了他們國家的寶貝。” “捐給了福岡市博物館。”老霍繼續補充。 莊滿倉惱了:“哎喲,老霍呀,這樣還是你來說吧,我老是被你打斷,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介紹這件事了。” 霍大強笑道:“行,我來說吧,其實事情很簡單。” “這枚漢委奴國王璽的出現引發了一場爭論,爭論焦點就在‘委’這個字上。” “日方一些學者認為這個字在古代是通假字,通‘倭’,這枚王璽上的‘漢委奴國王’指的是大漢朝冊封的倭奴國國王,證明曰本列島上曾經在久遠的古代有這么一個國家,倭奴國。” “日方一些帝國主義殘留分子則認為,這金印是假的,根本沒有倭奴國這回事。” “雙方為什么要爭論這件事呢?因為一旦證明曰本列島上確實有大漢朝冊封過的這么個倭奴國,就證明自古以來曰本列島是我們的附屬國政權所擁有的固有領土!” 吳家父子聽這話聽的云里霧里,滿頭霧水。 可王憶和莊滿倉都明白這番話的重量:自古以來,固有領土! 霍大強說道:“這事不是咱們在瞎分析,古籍《后漢書·東夷列傳》記載說。”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兩千年以前啊,有個叫倭奴國的國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遠萬里渡海而來,謁見漢光武皇帝,并得到了漢朝的加封,從而獲得了諸侯王的地位,并借助漢朝的威望統一了曰本列島!” 王憶樂了:“好家伙,這么來說,曰本列島自古以來還真是咱們的封國領地!” 霍大強看出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就笑道:“不止如此,這也證明自古以來,中日友好睦鄰,現在改革開放了,咱們中日建交且進行經濟互助發展了,很需要這種文化證明啊!” 莊滿倉說道:“難怪曰本那邊的帝國主義分子死活不肯承認這件事,這對他們影響很大啊。” 王憶暗道這影響確實大。 也就是現在中國沒有美麗奸的武力值,否則曰本領土就該自古以來了。 霍大強說道:“我為什么見到廣陵王璽后那么激動?因為它的出現就可以證明漢委奴國王璽的真實性了!” “根據后漢書的記載,劉荊得到這枚印章的時間是建武中元三年,而倭國國王得到印章的時間是建武中元二年,兩者被制造出來的時間只相差了一年!” “很有可能這兩個王璽是出自一個工匠之手,這樣兩個王璽的工藝一比對,就能證明漢委奴國王璽的真假!” 莊滿倉一聽這話心又提起來了:“有什么技術痕跡來進行比對嗎?” 霍大強說:“有,看這里,看到這些紋路了嗎?這叫魚紋。” 他指向王璽上的一些紋路。 “魚紋是一種用于雕刻的裝飾花紋,流行于東漢初期和中期,通常工匠會在金屬沒有完全凝固的時候,用特殊的模具將魚紋印在雕刻物上。”王憶講解道。 他研究古玩的時候,在書上看到過相關介紹。 魚紋是東漢朝代金屬器具身份的一個重要證明。 霍大強笑道:“對,王老師這大學生可以,博聞強識啊。” 他繼續說:“到時候查看兩枚印章上的魚紋就行了,我剛才在書上不是找出漢委奴國王璽的照片了嗎?我看上面魚紋了,兩個王璽的魚紋排列是一模一樣的!” “因此我可以草率的做出判定,這兩個王璽應當是出自同一個工匠起碼是同一批工匠的手,他們用了同一個魚紋模具,制造出了兩個王璽!” 莊滿倉高興的說道:“太好了。” 吳成軍膽戰心驚又滿懷期待的問:“那么,兩位領導還有王老師,這是不是證明、證明這個東西很有價值,我們上交它是很正確的事,那是不是能給我們農轉非的指標?” 霍大強說道:“何止給你們農轉非的指標,現金獎勵也少不了,甚至你們運氣好的話,國家還會給你們父子安排工作哩!” 吳成軍當場跳了起來! 不怪他不穩重,霍大強說出的話太重要了,他可以擁有非農業戶口、可以在城里擁有一份工作,這代表什么? 代表他們爺倆、他們家庭以后就不再是農民了,是城里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