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向紅樂呵呵的說:“老同志自有妙計。” 王憶想了想,問道:“你是不是嚇唬他們倆了?說他們要是敢私自保留這文物,你就舉報他們?” “滾蛋!”王向紅笑罵道,“我做群眾工作,什么時候那么粗暴來著?” 他叼起煙袋桿抽了一口,繼續說:“我剛才在樹下抽煙,碰上他們倆出去問他們過來到底什么事,吳風就跟我坦誠了——他肯定尋思這事跟你說了你會跟我說,所以沒瞞著我。” “我知道怎么回事后跟你一樣的意見,國家的東西,咱不能去私下占有,咱們的國寶,更不能讓洋人帶去國外!” 王憶鼓掌。 支書這覺悟沒的說。 王向紅說道:“然后我跟他們說,這個金印章是封建社會反動派剝削老百姓血汗的證據,上面匯聚了古代貧農兄弟們的怨氣和封建余孽的冤魂。” “這東西是很邪性的,咱普通老百姓可鎮不住這樣的邪玩意兒,只有國家的氣運和偉人們的能力才可以鎮壓它們。” “所以如果他們父子貪圖錢財想把它占為己有,那就是落入它的算計中了,怕是會被它給搗鼓的家破人亡!” 王憶聽到這話后樂了:“然后他們害怕了?” 王向紅說道:“誰能不害怕?我都害怕。” 王憶笑道:“這可是封建迷信,你還害怕封建迷信?” 王向紅抽了幾口煙,沉默了一下然后說:“咱漁家要是不講封建迷信,那敢出海去搏風斗浪的人就不多了。” 王憶想想也是。 如果外島漁民不搞封建迷信,那他們的平安結賣給誰? 不過現在平安結沒市場了。 縣里市里都被麻六給推銷空了,平安結的市場是真被他給榨干榨透了。 王憶去收拾一些東西,還是蛤蜊干、鳳尾魚干、金龍膠之類的干貨,這是金蘭島和多寶島上送過來的。 王向紅幫著他收拾上船,說道:“可惜咱的墨魚鲞還沒有曬出來,否則你給你同學朋友的郵寄一些,透骨鮮啊!” 王憶說道:“不著急,咱們遲早要曬出來,遲早我會給他們郵寄過去。” 秋渭水拎著自己的提包上船。 王憶瞅了瞅,決定給她弄個漂亮點的挎包。 他開著天涯三號出發,先去縣里,銷售隊去賣貨,他領著吳家父子送秋渭水回家,又一起去了治安局。 治安局里莊滿倉正在開會,王憶等待了一會,莊滿倉特意抽出時間來找他。 兩人握手,他調侃著問道:“你這是又給我來送什么驚喜了?” 王憶說道:“你還真猜對了,我給你來送驚喜讓你立功的,不過不是什么大功。” 他把吳家父子介紹出來,吳風又開始從褲襠里往外掏,先解開布又打開盒子,最終展示出了廣陵王璽。 王憶把廣陵王璽的來歷和價值告訴莊滿倉,莊滿倉興高采烈的拍著他肩膀說:“王老師你這家伙,你是真能給我幫忙啊。” “我們一號才收到了部里的通知,說是為了響應11月要頒發的《文物法》,各地治安局要嚴打文物走私和違法交易犯罪,都給定了任務的,結果你一下子給我把任務完成了!” 王憶說道:“滿倉哥,這不是我的功勞,是吳大伯和吳大哥的功勞,他們撿到了這件國寶之后沒有偷偷出售,而是來找我商量怎么能上交給國家。” “他們兩人覺悟很高,非常愛國,我想這事得通知你,讓你來幫他們完成這個義舉。” 莊滿倉跟兩人挨個握手,熱忱的說:“兩位同志確實在這件事上展示出了無產階級工農同志的覺悟,不占國家便宜、一心為國著想。” “請兩位同志放心,我作為治安局的領導,一定會把你們的功勞報道給上級單位,如果有嘉獎,我一定會及時通知你們。” 王憶問道:“現在一般有什么嘉獎?” 爺倆趕緊豎起耳朵。 莊滿倉說:“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具體怎么獎勵我說不準,因為我還不知道這件古董有什么價值。” “不過按照你的說法,這應該是國家級的文物,那物質獎勵可以確定能給兩位同志辦理農轉非,讓他們吃上商品糧;精神方面的獎勵,那么一張獎狀是少不了的。” 吳家父子一聽真是欣喜若狂。 比賣掉王璽賺到了幾萬塊錢還要高興! 為什么? 吳風激動的聲音說出來答案:“可以讓我們吃上商品糧?讓我們拿上購糧本?” “這可太好了!” 要問現在農民和漁民們最大心愿是什么?肯定是成為萬元戶。 那為什么吳風和吳成軍得知自己可以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吃上商品糧會這么高興? 因為農轉非這種機會對農民來說太遙遠了,甚至不能當做心愿。 萬元戶身邊好歹能看到,農轉非其實在農民身邊是看不到的。 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然后吃上商品糧——這事對農民來說不是心愿,是夢想或者坦誠點說就是一個夢。 這個夢一般人還做不了,只有那些還在上學且成績優秀的農家學子才能做這個夢。 像吳風和吳成軍是不敢做這樣夢的! 現在這年頭非農業戶口是一種身份,不用辛苦種地、每月都能領到一份糧票、肉票,還能擁有戶籍對應的工作和福利,對農民來說一旦農轉非,那真是一步登天了。 當然,國家每年都會給農村一些農轉非的指標,像是在部隊立功轉業回地方的軍人、地區勞動模范、立功的農村黨員,他們是農轉非的對象。 只不過他們也很難得到這個指標,因為很多城里人會找關系去買走指標。 為什么城里人還要買這指標? 因為很多城里人娶的是農村戶口的姑娘當媳婦,這樣媳婦沒有工作也沒有福利,沒有糧票和各種票證:現在跟二十一世紀不一樣,農民不可以投奔親屬將戶口從農村遷到城里去。 現在沒有投親遷戶口一說,農村姑娘嫁給城里小伙或者農村小伙入贅城里家庭一樣保留農村戶口。 更讓城里人遭不住的是,根據現在國家政策子女戶口隨母,也就是說母親是農村戶口,那生出來的孩子也只能是農村戶口。 而這已經是77年改制的結果,77年之前城里人生孩子只要父母有一方是農村戶口,那孩子就是農村戶口…… 住在城里的農村戶口還比不上農村人呢,起碼農村還有地可以耕種、有海洋可以捕撈。 這種情況下,家里有農村戶口家人的城里人比農村人對農轉非指標更迫切。 吳風和吳成軍這對父子是什么人? 他們家庭條件在外島公社里頭都算是淤泥層的。 所以改革開放后他們沒有去出海捕撈作業,因為他們沒有船,也沒有人雇傭他們,爺倆只能去外地干苦力。 這種背景下,他們就算有錢也買不到農轉非指標,沒有那個路子。 結果現在聽到治安局的首長說他們倆主動給國家上交了這個文物,國家要獎給他們農轉非指標。 這把他們激動壞了—— 早知道國家有這好政策,還猶豫著賣錢干啥?那肯定一早就上交給國家呀! 吳成軍更是激動地握住王憶的手說:“王老師,要不咱鄉親都說你最能嗎?你就是能啊,真是能掐會算!” “你之前說我媳婦就靠這個王璽,我還以為它能變成個姑娘,原來是能讓我農轉非,只要我農轉非,那媳婦不是隨便挑嘛!” 吳風高興的合不攏嘴:“哈哈,這就叫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王老師啥政策都知道啊!” 其實王憶還真不知道現在有這種政策,新聞上沒說,只是說了獎勵一千五百元和一張獎狀。 或許現在和明年的政策也不一樣,畢竟再過兩個月國家就要頒布《文物法》了,很有可能是國家想要立一批榜樣,所以現在給出的政策更好。 具體嘉獎政策,莊滿倉說的不算,他只能替代兩人收下這枚廣陵王璽送去文物局。 聽了這話王憶問道:“咱們縣里還有文物局了呀?” 有了文物局,那他以后搗鼓文物古董可就得小心點了。 莊滿倉說:“剛成立的,成立沒幾天,王老師你不知道,這成立文物局還發生了一樁趣事呢。” “縣委的工作人員多,有一位同志工作能力特別強,領導也很器重他,但是卻一直升不上去,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馬上要退休了,才套了一個一級主任科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