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讓小秋老師等著急了,王老師,你快點跟小秋老師一起來一個。” 王憶撓撓頭,沒辦法了,大家伙都開始起哄,他逃不開了。 于是他跟秋渭水去商量了一下,秋渭水點點頭沖他抿嘴笑,見此秀芳就說:“王老師肯定使幺蛾子了。” 王憶咳嗽一聲用慷慨激昂的語氣朗誦道:“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啊,誰愿意像豬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們抱定必死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國’字落下他推開,伸手示意秋渭水開始表演。 秋渭水便用清亮的嗓音唱起來:“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好幾個老漢當場感嘆一聲:“我草!” 王憶溜達著回船上,反正我表演了。 聽著秋渭水的歌聲,大家伙推著漁船入水里,然后挽起褲腿下海爬上船去。 船隊徐徐離開相公灘,他們走遠了回頭看,海灘上還是有一艘船在慢慢行駛著。 陳進濤還是蹲在船頭。 王憶忍不住搖搖頭,自己跟自己較勁,何苦呢? 其他人也有類似觀感,心里都挺不得勁的,天涯島的社員們心善,看不得這種不好的事。 于是搖櫓的加快了速度,盡快回到隊里。 到了隊里沙蟲要統一上交,王真堯挖的最多,他一袋袋的往船上倒,前前后后倒下五袋子,得有好幾斤。 王憶這邊收獲普普通通,王向紅過來問他:“你今天收了大概多少?” “一斤來沉吧。”王憶估摸著說。 王向紅聽到這話很高興,第一次出海挖沙蟲就收獲一斤多沉已經很不錯了。 于是他繼續問:“能來到幾?” 王憶說:“來到八九吧。” 王向紅笑道:“行啊,一斤八九兩?那你可以說兩斤了——等等,你為什么不說兩斤?” 王憶訕笑不語。 王向紅陡然反應過來:“啊?不是一斤八九兩,你說的一斤來沉是八九兩啊?” 王憶訕笑道:“重在參與,重在參與!” 王向紅作勢要拿煙袋桿敲他,卻只是虛晃一槍指了指他笑了起來,說:“你王老師也不是樣樣都行。” 王憶很會給自己開脫。 他沒有拿挖沙蟲這件事來說事,而是感嘆道: “我的注意力就沒在挖沙蟲上,一直琢磨回學和陳進濤的事,陳進濤和陳進波兄弟搖櫓在相公灘,我看陳進濤的精神狀態不太好……” 果然,王向紅跟著感嘆起來:“我聽說了,陳進濤——唉!” 趕海歸來的社員們準備散開,該上工的要上工,該看孩子的去看孩子。 王憶看出大家伙饑腸轆轆,便喊了一聲說:“我門市部里進的方便面多,賣不掉都要過保質期了,這樣,我請大家伙吃煮面吧。” 一聽這話,要散開的人群頓時重新聚攏起來,紛紛高興的笑了起來。 孩童們更是興奮的歡呼:“有方便面吃啦、有方便面吃啦!” 方便面現在就是高級的面,畢竟產量低下。 王憶查過資料,方便面出現在56年的曰本,最早叫雞肉方便面,因為這款食品的設計初衷就是要方便。 到了70年國內開始發展方便面產業,由滬都的益民食品四廠來承辦,廠子用了國內的土設備,發展出了雞蛋方便面,當時年產量僅有200噸,外島的供銷社壓根沒有銷售資格。 還好現在是82年了,從80年開始方便面產業在國內發展很迅速,自從鄧公78年訪問曰本并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互換批準書的儀式,從那之后大量曰本的生產線被引進了國內。 方便面生產線就是其中重中之重,國內一口氣引進一百多條生產線,現在方便面生產量已經突破萬噸了。 當然,灑落在十億人口的神州大地上這還是不夠看,只是這樣一來王憶在大量帶來方便面就好解釋了,畢竟這是萬噸級的食品了。 老人婦女孩子們紛紛回家去拿碗筷,路上有人問:“王老師說保質期要到了,什么意思啊?” “管他什么意思,有方便面吃就行,這是高級食品,城里人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回。” 下方便面還是挺簡單的,畢竟大灶有三口大鍋,現在陽光熾烈,各組還有太陽能灶可以用。 王憶將方便面塊給拿出來分出去,現在他支持國貨上白象方便面,也收集了白象方便面的調料包。 不過調料包不便于收拾,所以他用各種濃湯寶來調味。 菜園蔬菜多,其中小油菜長得快,于是他讓學生們去鏟了小油菜洗干凈,下到方便面里搭配面來吃。 門市部里雞蛋多,他還往里加了雞蛋—— 這些雞蛋都是白羽雞下的蛋,王憶不用掏錢買,王向紅開會表決這白羽雞最后會用于分給社員們解饞加補身子,雞蛋則統一放入門市部處理,免費交給王憶處理。 方便面湯里加雞蛋,這樣問道更可口,而且會讓面湯變得醇厚濃郁起來。 今天海風猛烈,于是隨著風吹,濃湯寶那霸道的味道橫掃全島! 豬骨湯、老母雞湯、牛肉湯還有菌菇湯,不同鍋里的面是不同的湯。 但風一吹這些味道難免會攪和在一起,那味道就霸道了,把全隊的狗給吸引過來了。 狗子們真是饞的流哈喇子了。 王憶不想吃方便面,他中學時候吃這玩意兒吃怕了,所以他讓漏勺幫自己弄點別的。 漏勺就地取材直接給他燉沙蟲粥。 庫里一直存了冬天的蘿卜,現在有點糠了,但還能用。 漏勺便說:“咱之前不是說蘿卜沙蟲湯好喝嗎?嘿嘿,那我再給你配一個蘿卜沙蟲湯吧?” 王憶問道:“粥配湯?” 漏勺撓撓頭:“那就中午再喝湯,這會先給你熬個粥。” 聽說他要給王憶做沙蟲粥,等著吃飯的婦女們很勤快的立馬上手去把沙蟲處理干凈了。 沙蟲肚子里有沙子,這個處理不好沒法吃。 切好沙蟲放點油爆一爆,聞到香味后漏勺搭配米和水煮上粥。 這種粥帶點瘦肉最好了,可是隊里沒有鮮瘦肉,于是他說:“我用點臘肉吧,味道應該也行。” 王憶發狠了,對王向紅說:“支書我要去買一臺冰柜回來,這島上只能說我每次去縣里才能帶點鮮肉,天氣熱了怕壞了還得趕緊吃,不方便。” 王向紅挺為難。 他不想讓王憶自己破費,畢竟王憶的錢還要攢著蓋房子,可是隊里現在也得攢錢。 最后他也發發狠,說:“現在咱有大功率的發電機了,是該加上點電器,最近服裝隊給隊里賺了不少錢,那就以生產隊的名義加一臺冰柜?” 還是忍不住的用了疑問語氣。 不太舍得。 王憶說:“不用以隊里名義加冰柜了,我門市部里加個冰柜,人家百貨商場和供銷社都有冰柜,就咱這里沒有,不方便!” 他們正商量著,方便面煮熟了,社員們立馬排隊準備去領面。 王向紅叮囑說:“多燜一會、多燜一會,讓面使勁吸吸水,這樣一樣的面出的更多。” 王憶笑了起來,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支書版《糧食增產法》啊。 他招呼王向紅去領一碗方便面,王向紅擺手就走:“不吃,我又沒去趕海,吃什么方便面?早上吃過了,我吃的很好,燉了個南瓜粥,你給的那南瓜真香!” 王憶拉住他說:“支書行了,不差你一碗……” “隊里一千多口子人,你算一算差的是一碗嗎?”王向紅打斷他的話,“要是我沒去趕海、沒有立功就要跟著吃一碗,那其他社員呢?老的少的不更得吃一碗?” 他擺擺手回去:“王老師你忙你的,我繼續去跟文書算賬了。” “文書干什么事了要跟他算賬?” “算工分的賬,上半年的工分該發了!” 正在準備領泡面的人聽到這話很高興,叫道:“又要發錢了?” “這次是算工分,你高興個什么勁?你家里工分估計都換糧食了吧?” “草,還真是!這他娘的,人活著怎么還得吃糧食?不吃糧食那不是省錢了?” 王憶手頭方便面多,他給社員來了個泡面管夠,反正一波下不完還有第二波。 這兩天他還要去市里一趟,到時候再運輸一批方便面回來就是了,小事。 大熱天的吃方便面多少有些遭罪,但這面真的太勁道、面湯真的太香了。 里面還加了雞蛋,這一碗連湯帶面的吃起來讓人太滿足。 山頂上蹲著好些人,都在低著頭熱烈的吃面,面太燙,絲絲的聲音不絕于耳。 學生們有的在門市部賬上還有錢,便跑去共同買一盒午餐肉,分一分一人一片花不了一毛兩毛錢。 但是泡面加午餐肉那真是絕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