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表示通電可用狀態。 82年的充電器不多,所以王憶也沒法像22年那樣隨便拿出個充電插頭插上插座給他們看看電器的使用情況。 不過有了太陽能發電機,他可以買電冰箱或者電視機進島上了。 這兩樣東西他在時空屋里都有,他準備了好幾臺八十年代的電視機,都是二手貨可是品相很好,外表跟新電視機一樣,他以后要送一臺給陳谷當禮物。 陳谷現在正拼命的攢錢買電視機呢。 時光慢慢流逝,銷售隊帶上涼菜、帶上涼皮搖櫓去往縣里。 這生意好不了幾天了,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最近秋老虎還能肆虐,等再過一個月進入九月份,天氣開始寒冷起來,而且夜晚就不再悶熱潮濕,那時候涼皮和涼菜就要迎來淡季了。 所以社隊企業需要有新的產業跟上。 什么產業? 王祥高那邊已經準備做躺椅了,制衣鋪里也正式選好了擅長針線活的女社員準備做衣服。 襯衣、西服,這些東西從秋天可以熱賣到春天。 王憶忙活過發電機的事后在下午去了祠堂。 祠堂門外一群老漢拉著臉擺出生無可戀的熊樣子,壽星爺也不再滔滔不絕的講古,他坐在自己的小竹椅上滿臉嚴肅的觀望藍天,好像在思索著什么重要的事情。 王憶去了也沒人招呼他,老人們都在拉著臉。 然后王憶對身后的大迷糊招招手,大迷糊左手袋子右手也是袋子,其中左手袋子里是一套茶壺茶杯和茶葉。 王憶去把大瓷茶壺拿出來放下,說:“壽星爺,我從城里給你捎了一把大茶壺,你看,這壺多大,配套還有八個杯子呢,以后你講古的時候可以用這茶壺來泡茶喝。” “這是一盒佛海的禪茶,你嘗嘗味道怎么樣,這禪茶有佛性,是廟里的師傅們種出來的,聽說這茶葉還開過光呢,能驅邪避難、滋陰補陽、能發汗能驅寒,好處很多啊。” 老漢們看到這精美的白瓷大茶壺頓時睜大了眼睛。 壽星爺也不看天了,他看看茶壺又看看王憶放下的一大盒茶葉。 茶葉盒子很精美。 上面還有一尊金佛在發光哩! 老頭子還不傻,猜到了王憶送禮的目的,說:“老話說的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祥文他娃,你送這東西是怕我們去祠堂里鬧騰吧?” “放心,我們還沒有老糊涂,不會給咱生產隊、給咱老王家扯后腿的。” 王憶一聽這話還真是放心了,然后他拿起茶壺茶葉說:“壽星爺你看你這話,真的,你這傷人啊,幾位爺爺大伯,是不是?壽星爺這么說是不是傷人心?” “你看我去一趟滬都心里頭想著你們更想著壽星爺,我想著天氣要冷了,立秋了嘛,很快就中秋了,中秋往后咱海島那小風嗖嗖的,這時候在外面曬太陽也不舒坦。” “可是要能喝一杯熱茶,那嘴巴里香噴噴、身體里熱乎乎,這樣就舒坦了。” “于是我特意買了茶壺茶杯孝敬你們,還托人從佛海買了禪茶讓你們品味。” “結果呢?結果壽星爺這么說我,真的,老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啊!” 他指著心口沖幾個老人吧嗒嘴:“這里難受,天氣這么熱,我這里拔涼拔涼的。” “這樣我還是把茶壺茶葉拿走吧,我給咱制衣鋪的婦女們用,她們反正也得喝茶。” 一群老頭子讓他一頓嘟嘟嘟給噴懵了。 有老人下意識說:“壽星爺你這話確實不該,孩子孝敬咱們,一片孝心——哎哎哎,你別拿走,壽星爺就是跟你鬧呢。” “對,壽星爺開玩笑,他喜歡開玩笑,你別拿走啊,婦女喝什么茶葉?這是禪茶,我佛不近女色。” “壽星爺你說話啊,你說句話。” 老壽星趕忙說:“我就是跟你鬧著玩呢,你這孩子,你說你當真了,這茶壺不賴,茶葉我看看,嘿,真香。” 他打開茶桶聞了聞,樂的下巴上的山羊胡都顫動起來。 其他老人紛紛湊上去聞,然后滿臉高興紛紛笑:“真香,這茶葉味道太好了。” “禪茶,在佛海可有名了,我年輕時候去佛海販漁網的時候喝過,喝了肚子里暖洋洋。” 沒人再去管祠堂里是什么人,他們的注意力全被茶壺和茶葉給吸引過去了。 老人們很快統一意見,找了最年輕一個老頭回家拎一壺水過來煮茶喝,今天就要喝茶! 王憶進祠堂,婦女們正在熟悉縫紉機,十幾個婦女圍繞著五臺縫紉機看的很新奇。 黃小花也在里面,她看見王憶后笑著問道:“王老師你剛才在外面跟壽星爺他們說什么?他們是不是還是不想讓我們待在這里面?” 王憶擺擺手:“沒有,他們現在很樂意讓你們待在這里工作。” “來,嫂子嬸子們聽我說,咱們社隊企業有銷售隊了,現在你們組成一個服裝隊。” “支書已經說過了,你們就是咱隊里最會女紅的……” “女紅是啥?”黃小花問道。 孫愛萍說:“縫縫補補的就是女紅。” 王憶說道:“差不多吧,反正你們最會縫縫補補、也有的會用縫紉機,那以后就是咱們一起來生產衣服。” 孫愛萍擔心的問:“可是王老師,我們都沒有專門學過做衣服,咱能做出服裝廠里那樣的好衣服?那都是機器做的吧?” 王憶笑道:“嬸子你這就不懂了,好的衣服永遠是手工做的,機器也能做衣服,但質量和舒適度肯定比不上手工衣服!” 一個叫金花的姑娘點頭說:“對,我看《人民畫報》上說,國外最好的服裝還是知名的裁縫手工縫出來的,不過他們不叫裁縫,他們叫服裝師。” 王憶說道:“對,你們現在突然做襯衣做西服肯定不行,肯定做的不好看,這我有數。” “可是熟能生巧呀,你們做一百件二百件衣服以后,再動手做襯衣做西服就會感覺輕松簡單了,不信你們試試。” 他做了個工作動員,婦女們逐漸有了信心,準備當學生上課學習做襯衣、做西裝。 王憶擺擺手說:“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你們不要心急,咱們不是直接就做襯衣西服,咱們先做假領子!” “做假領子?這個我會做。”黃小花積極的說道。 好幾個婦女點頭:“我也會做。” 假領子是時代的寵兒,但當時代過去,它會由寵兒變成棄子。 現在假領子正在流行,這東西很難用一句話講清楚,它其實是個真正的衣領,但它又不只是衣領,還帶著部分的上衣,組成部分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 男性來說最常見的是襯衣的假領子,形象的來說就是一件襯衣的一部分,有衣領和周圍的部分,但沒有衣袖之類的。 根據傳聞假領子是滬都人發明出來的,魯迅同志說過,‘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 滬都是人真的講面子,從上個十年開始年輕人沒有一件襯衣那就說不過去。 特別是天冷的時候要穿毛衣,毛衣必須得配襯衣,沒有襯衣只穿毛衣那就沒有領子,這種裝扮叫‘和尚領’。 往前數幾年,七幾年的時候要是有男同志這樣打扮,那很快他就會獲得一個綽號: 姓孫的叫孫和尚,姓陳的叫陳和尚,姓朱的話——那算你命好,綽號會叫朱元璋。 提起假領子生產隊的婦女們就來勁了,她們都給自己、給家里男人做過假領子。 因為做假領子用的布叫零頭布,就是布匹裁剪后剩下的邊角料,這東西不收布票也便宜,非常受農民的青睞。 王憶說:“咱們就從假領子開始做,然后帶去縣里還有市里進行銷售。” 孫愛萍問:“王老師,城里人家家戶戶都有假領子,誰會買這些東西?” 王憶解釋道:“讓你們做假領子不是為了賺錢,這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熟練使用縫紉機,只是咱做出來的假領子也不能浪費,帶去城里便宜賣,能賺多少算多少。” “不過在做假領子之前還有個更簡單的衣服讓你們做,那就是t恤。” 王憶對大迷糊招招手,大迷糊把右手拎著的大蛇皮袋放到桌子上打開。 里面全是一張張的滌綸布、棉布。 之所以用張做單位,是因為這些滌綸布和棉布已經裁剪好了,就是兩片t恤,將它們縫制起來就是一件完整t恤。 這是王憶托邱大年父母幫他做的半成品,專門給服裝隊的員工們練手使用。 包括襯衣、西裝他也是從半成品開始做,讓婦女們先學會用半成品做成成品,最終再把布匹做成衣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