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壽星爺的離開,讓王憶想到了于謙爺爺的故事。 話說大災之年有難民倒在家門口餓的走不動道了,于謙他爺爺說‘我這人看不得有人這么凄慘,來兩個家奴把人給我叉出去,叉遠點別讓我看見了’。 實際上他想錯了。 壽星爺是無產階級勞動人民,他出身貧苦、一生貧苦,卻見不得同志們跟自己過一樣的苦日子。 于是他急匆匆的趕回家里拿了錢,又拄著拐棍急匆匆的趕到門市部,對王憶說:“王老師啊,你別收小井的錢,小井買啥我來掏錢,我給他請個客。” 正在摩挲花布的回學爹連忙拒絕:“老壽星,本來是我該孝敬你的,現在怎么能反而收你的東西?” 壽星爺嚴肅的說:“我日子過的好,現在頓頓有肉、天天喝酒,你孝敬我什么?等我死了你來給我燒兩刀紙錢吧,你家里現在遇上難了,我怎么著也得拉扯你一把。” 王憶給回學爹扯了兩塊花布,說:“也給孩子做一身衣裳吧。” 上次他去金蘭島的時候,看見回學家里的兩個閨女穿的破破爛爛的。 這年頭小孩都穿的不太好。 回學爹連連道謝,他雙手握著壽星爺的手,又忍不住的淚眼汪汪:“老壽星,你們隊里真好呀,有人情,老少爺們、父子鄉親,你們是自己一家人,真好呀!” 壽星爺嘆氣道:“唉,小井,其實一切都是讓窮給鬧的。” 王憶聽到這話挺詫異。 老爺子真的太牛了,這年紀了還能有如此清晰的思維。 他這句話是說到點子上了。 就是讓窮給鬧的! 壽星爺出錢,王憶又給回學爹扯了幾米花布,四款花布各扯了一米半,能夠他家里頭寬寬綽綽的給大人孩子置辦上一身花衣裳。 回學爹將花布精心疊起來,又囁嚅說:“王老師,你有文化,會說話,我能不能請你幫個忙。” “什么忙?” “你能不能去我家里坐坐,勸勸孩子的娘,自從回學沒了,孩子他娘一直躺在個床上,唉,我看著她都要垮了,我們老兩口勸也沒用,唉,王老師,你是大學生,你的話有力量,你去勸勸吧。” 王憶說:“叔,我愿意去幫忙,可我的話也未必有力量……” “能行的、能行的。”回學爹急忙說,“你現在說話是有力量的,我們隊里人現在也很信服你,都知道你有辦法、你是有知識的大學生。” 王憶暗道自己當初隨口用的一個大學生身份是真起大作用了。 經過國家宣傳,現在老百姓對大學生信服的都有些迷信。 壽星爺對于自家后生里出了一個大學生便頗感驕傲。 他說道:“祥文他娃,你去看看吧,你有文化又是個教員,放在以前你就是咱這里的先生了,你說話能好使的。” 王憶只好先放下做滴灌竹筒的工作,跟著回學爹乘船回到金蘭島。 金蘭島的碼頭上空空蕩蕩的,家家戶戶都在忙活自己的活。 回學爹特意提醒他一句:“王老師你小心腳下,我們隊里這碼頭有幾根撐子活動了。” 上次過來的時候王憶就發現了,這碼頭有點晃悠。 他說道:“撐子活動了加固一下就行了,又不用換新撐子,你們隊里怎么不收拾一下?” 回學爹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誰來加固?現在沒有隊集體了,個人顧個人啊,就是老話說的那樣,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 說起這話題,不勝唏噓。 王憶也發現了,可能現在突然從大集體生活變為責任承包制,社員們剛剛過上了自己的日子,勞動積極性大為增加的同時也更注重自己的利益。 現在社會上開始流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說法,有文化沒文化的都喜歡強調這句話。 這兩年宗族觀念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以前堪比村長村主任的族長們威信銳降。 反而是22年好些農村地區更講究宗族觀念,比如他在網上看到過很多地方集體修族譜或者集體修橋鋪路的事。 按照他的理解,應該是人的觀念暫時被大包干的模式給沖擊了,以后隨著時間推移,人心和人的觀念重新回落,會再次把鄉情給撿起來。 簡單來說,改革開放之前外島的社員過于注重大集體的利益,現在則特別的注重自家利益。 就像回學這件事,不怪回學爹傷心沮喪,漁民的生活跟農民不一樣,農民靠種地養家糊口,家里沒了男人日子會難過,可女人能頂上去,好歹還能繼續種田養家。 漁家人全靠搖櫓出海打漁來養家,這就是男人的活計,女人是做不來的。 所以外島自古以來特別講究家族互幫互助,誰家男人在海上出事了,宗族各家各戶會有力出力有糧給糧然后把出事人家的孩子拉扯大、把出事人家的老人給送走。 這是一條潛規則,畢竟誰也不敢說哪天在海上出事的會是自己。 但這兩年家家戶戶或許剛過上自己的日子,并且確實各家都比較窮苦,再有人家里出事,近親們不太會去幫忙了。 回學家里現在就是這樣,他死在海上后生產隊的鄉親都避著他們家里老人走。 王憶跟著回學爹去他們家,到了巷子口一看,家門外一男一女倆小孩在玩沙子,而就在他們剛才來的路上還有一群小孩在玩抓特務的游戲呢。 兩個孩子是回學的二女兒和小兒子。 他們看見回學爹回來便興高采烈的迎上來。 回學爹抱起孫子說:“二丫、小伢,快叫王老師。” 兩個孩子還小,看見王憶這個陌生人只會往爺爺懷里身后的躲藏。 但王憶掏出一把奶糖遞上去后他們倆態度就變了,先搶了奶糖然后歡快的叫:“王老師、王老師。” 王憶笑道:“你們兩個怎么自己在這里玩呢?外面有好些小伙伴呢,你們去找他們一起玩吧。” 四五歲的小閨女說:“他們不跟我倆玩了。” 回學爹聽到這話頓時悲憤,指著外面對王憶說:“王老師,你看見了、聽見了,你是親眼看見、親耳聽見的,對不對?我家回學剛沒了,家家戶戶都躲著我們了!” 王憶心里五味雜陳。 媽的這也太夸張了。 淳樸的鄉情呢? 現在的社會怎么會變成這樣? 他小時候的經歷就挺慘的了,從小沒了母親少年失去父親,可是老師對他格外關愛,同學的父母也沒有因為他是孤兒就不讓自家孩子跟他玩,頂多一些霸道學生會去欺負他。 但現在他都原諒那些學生了。 畢竟混的沒有自己好…… 琢磨了一下這件事,他又暗地里搖搖頭。 不行,不能輕易原諒他們,好歹去刺激刺激他們。 自己混的好,這些欺負過自己的人混的不好,如果自己不能去刺激一下他們,那自己不是白白混的好了? 再想一想,他又搖搖頭。 自己覺悟怎么這么落后了?什么叫刺激刺激他們?這叫激勵激勵他們!是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這么想著王憶露出笑容,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而回學爹看著他又是皺眉搖頭又是微笑點頭,還以為他找到解決自家困境的法子了,趕緊點頭哈腰請他進門。 王憶也趕緊進門。 他真挺想幫幫回學家里的。 這次回學家發生的事也真的對他沖擊挺大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