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十六樓:還好他們都是外地人,雖然偽裝成一家人了可還是很顯眼,被群眾給注意到了進而舉報了,這才把他們給一鍋端。 王憶繼續往下翻。 相關討論就此結束,后面回信息的這個人參與了別的往事回憶中。 這把王憶給整。 不上不下! 雖然在帖子里,這件事被id名為‘翁洲老槍桿’的人說的輕描淡寫,但王憶知道在82年這件事一定是引發過一場軒然大波。 因為他了解82年的社會氛圍。 劉大彪便因為牽扯類似事宜驚動了省里的領導,那件事里天涯島只算是誤打誤撞抓了劉大彪,然后國家就獎勵了一艘當時很先進很好的漁船。 如果他們再把這件重案給偵破呢? 而且他現在可是跟莊滿倉稱兄道弟了,之前他還想著怎么給莊滿倉再搞點功勞呢。 回到82年,他坐在樹下琢磨起這件事。 這件事肯定要管,但怎么管很有講究: 一個偏僻封閉的生產隊接連涉及破獲兩件間諜案,這恐怕會惹人懷疑,萬一上頭要調查他…… 王憶想到這里趕緊搖頭。 不行,要插手這事必須得插的有技巧,不能蠻插胡插。 而且他不能直接插手,否則前面抓劉大彪是他主導的這次破獲一件特務流言案件又是他主導的—— 很容易讓人懷疑這是特務在清除異己啊! 他想了一會,沒頭緒! 于是他也幫著生產隊開始忙活起來。 王向紅讓他幫忙給社員發糧食,國家考慮到臺風天氣可能導致漁家多日不能出海,特意給各生產隊支援了八百斤粗糧和四百斤細糧。 這算是對他們給國家貢獻海貨的一個獎勵。 天涯島的社員又老實又感恩,王向紅傍晚在大喇叭里喊了喊,家家戶戶過來領糧食,對國家是感恩戴德。 劉紅梅還說:“等到這次臺風過去,咱組織一次集體攻淡菜吧,捕撈淡菜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王向紅摘下煙袋桿說道:“我看行,咱不占人便宜,更不占國家的便宜!” 大膽擰著衣服上的海水過來問王憶:“王老師,你從哪里給娃娃們買的衣服?怪好看哩?!? 周圍人紛紛點頭,一些剛下學的大齡少年很艷羨。 我們上學時候怎么沒有這些好處! 正在給社員登記的王憶抬頭問道:“怎么了,你還準備自己買一件?” 大膽哈哈笑道:“還真有這個想法,那衣服褲子那帽子那腰帶我看這挺好,要是有大人穿的你幫我家買兩身,我跟我爹弄一身。” 其他社員頓時七嘴八舌的圍上來: “有大人的嗎?要是有的話王老師你進一批貨吧。” “就是,我看那一身衣裳真饞人,這一套穿在身上又涼快又好,還是的確良的料子呢?!? “一身多少錢?我看不便宜,衣裳褲子帽子腰帶的,不少錢吧?” 王憶說道:“現在滬都輕工業產品還是挺多的,別說短衣短褲,西裝也有的是,你們想買話沒問題,等我什么時候再去滬都的時候捎一批貨?!? “不過四叔說的對,不便宜,上次的仿三片紅那是人家半支援給生產隊的,所以便宜,這樣衣裳一身下來要二十多呢。” 大膽聽到后頓時傻眼了:“啊?短袖短褲用料比長衣長褲少好些呢,結果價格更貴,還貴一倍?” “就是啊,城里現在亂要價了?!? “唉,畢竟是工廠的衣裳,人家做的精美,難免賣的貴點?!? 王憶一想自己還真是拍腦袋定價了,現在一身衣服雖然貴但是要看樣式,學生們那種服裝其實算是截掉了袖子褲腿的三片紅,二十多塊錢確實有點貴了。 于是他冷靜的說:“不只是短袖短褲,它還帶著一條腰帶呢,要是不帶腰帶只要帽子、衣裳褲子那一身差不多十五六吧?我沒單獨問價,不過我估摸著差不多這價錢?!? 十五六也不便宜。 弱勞力半個月的工錢。 可是生產隊家家戶戶苦日子過久,內心極度的渴望過上好日子。 除了三片紅之外多數人家是沒買過成品衣服的,農村人不結婚不會買成品衣服,都是扯了布回來自己縫制。 所以現在兩次分紅讓社員們手里有錢了,他們便想提升一下生活質量了。 大膽扣了扣指甲蓋里的黑泥說道:“王老師要是那一身十五六的話,那你幫我捎一身吧,除了三片紅,我這輩子還沒正式買過衣裳呢!” 王憶說道:“行,那等我問問。要不然我去買點布匹回來咱們自己縫衣服怎么樣?” 大膽搖頭說道:“咱自己縫的沒人家工廠的好,人家那個多板正!” 學生們正戴著綠軍帽、穿著綠衣裳精神抖擻的在轉悠,他們實在是亢奮。 大人們看向他們的目光也是帶著羨慕之情的。 82年外島實在少有能獲得成套衣服的人家,無論是大人孩子都很難穿上,而學生們如今是從頭到腳一整套: 新帽子,新衣裳,新腰帶,新褲子,新涼鞋。 這在城里都是罕見的。 王向紅說道:“這事后面再說吧,先趕緊領國家支援咱的賑災糧,按照以前的老傳統,根據家庭的困難程度來分糧食,來,王老師登記吧?!? “登什么?”外面有老娘們哄笑起來。 混在人群里聊天的秋渭水聽到后偷偷的笑。 王向紅翻了個白眼。 他對王憶說:“你讓小秋老師隔著這幫子老娘們遠點,學好不容易,學壞可簡單。” 王憶笑道:“好?!? 王向紅喊道:“家家戶戶來一個人領糧食就行了,一家分不了幾斤糧,用不著一家好幾口都在這里守著,其他人趕緊去加固電線桿、加固碼頭?!? 經過一整天的忙活,現在生產隊與以前已經有所變樣。 碼頭插入海水中的木樁都用木棍交叉銜接起來,木板則用繩子兩兩捆綁,大船彼此依靠、緊密相連,小船則直接拉上案來翻卷在地。 電線桿用木頭三面撐起,太陽能灶拆開被就近帶入屋子里進行保存。 但這還不行。 王向紅叼著煙袋桿給一群漢子開會:“明天開始收拾屋頂,文書,庫里的漁網都準備好了嗎?” 正在登記的王東喜抬起頭說:“準備好了,每一面漁網上都有標記,到時候按照標記家家戶戶去領上就行?!? 王向紅又指示道:“明天強勞力、輕勞力上屋頂鋪漁網,那個弱勞力去石坳臺挑肥料施到田地里?!? “臺風后面就是雨,這是施肥的好時機?!? “不過洋柿子、茄子、辣椒的得倒伏上一批,可惜了?!? 社員們同樣是面色黯然。 天涯島上沒有好田地,只有開山毀林收拾出來的一點農田,隊集體舍不得種糧食,全部用來種蔬菜,讓社員們夏天秋天能有蔬菜吃,畢竟家家戶戶沒閑錢,靠買可不成。 所以社員們拿著這些蔬菜是很寶貝的,平日里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漢在負責種植和養護蔬菜。 如今臺風一來就要倒一批,怎么能不難受? 王憶琢磨了一下,說道:“有辦法,讓社員們吃點力,把洋柿子桿、茄子桿、辣椒桿之類的用樹枝給交叉固定起來……” “沒用?!蓖跸蚣t說道,“你怕是一直在大陸所以不知道咱外島臺風的厲害,小樹枝的固定要是能扛得住臺風,那這臺風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王憶想想也是。 自己想當然了。 然后他琢磨了一下說道:“這樣吧,領袖同志說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倒伏就倒伏,等臺風過去我去滬都農研所找我在首都上學時候認識的研究員要點新苗子?!? “這樣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能要到更好的苗子,所以咱們不比傷心,等著以后種好品種的蔬菜就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