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王祥賴這人愛鉆牛角尖,之前他一直鉆的是媳婦跑了所以要防止兒子也跑的牛角尖,這樣還不如讓他覺得媳婦已經死了呢。 王祥賴叼著煙直了眼神。 突然之間他在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對呀,興許他娘已經死了呢?我咋沒想到這回事呢!” 一個敢說。 一個敢信。 王憶走出去,孫征南和徐橫等在外面,大膽和王向紅先走了。 徐橫看見他后伸出大拇指贊嘆道:“王老師,你的思想和嘴皮子都是這個!你要是在部隊,絕對能當個好政委!” 孫征南贊同的點頭:“你剛才說的真好,說的我也想念書了,我在部隊已經學習了一些知識,王老師,你能再教我一些知識嗎?” 王憶說道:“行呀,等我回去給你找幾本課本,然后你跟學生們一起學。” “學生的書我看過了,我文化肯定已經比小學高了。算術是我強項,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正弦余弦、正反比例函數等等,這些在部隊都學了。”孫征南說道。 王憶聽的頭皮發麻。 你說的這些我有的好像都已經忘記了——不對,是已經轉化成我的思想、我的能力、我的本事了…… 他們走出二組,海上風勢更大了,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而這種情況下不少孩子竟然就在海邊玩。 王憶趕緊去喊他們:“干什么呢?怎么哪里危險去哪里?” 孩子們面面相覷,有人問:“這里有什么危險啊?” “對呀,王老師海上起南風的時候這個海灣最好了,沒什么風,不信你過來看看,一點事沒有。” 從海島的地理環境來說,天涯島有兩個小海灣,一個在一組前面,碼頭便是延伸在了海灣里。 另一個在一組和二組之間的位置,這個海灣會更大一些,現在學生就是在這周圍玩。 王憶怕他們被海浪卷入水中,這種環境下一旦跌入海里有死無生。 他繞路下去準備抓學生離開,結果往來的大人滿不在乎,甚至覺得他大驚小怪。 甚至有老人還跟他說:“王老師,你跟城里人一樣,養孩子太小心了,這些孩子以后都要去海上搖櫓的,不能見到點風浪就嚇得往家里跑!” 也有老人說:“你不用怕,娃娃們精得很,他們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一個個都是在礁石上學會走的,這種天氣難不住他們。” 聽到這些話王憶沉默了。 他忽視了一件事。 其實他眼里這些孩子都是七零后甚至六零后,他們可是外島最后一批彪悍的漁民,自己有時候或許確實是大驚小怪了。 不過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他下午沒事干,便讓孫征南回去幫忙看門市部,然后他坐在岸邊看著學生同時也看看這狂風卷海浪的盛景。 這一刻的海洋格外壯美! 結果看著王憶來了,學生們很高興。 王狀元撿起一塊石頭扔向海里喊道:“王老師老是請咱吃飯,咱請王老師吃烤魚好不好?” “給王老師烤魚!”好幾個學生跟著喊。 王憶趕緊走下去說道:“不用,今天不用請我吃什么,你們要是真想請,哪天去梅花灘趕海的時候再用撿的魚給我做烤魚吧。” 學生們滿不在乎:“到時候再說,今天先請你吃一次。” 然后他們在周邊礁石上忙碌起來。 王憶有些擔心,他看自己說不聽這些一心想展示自己的學生,便只好在礁石上進行巡視。 海灣一帶他還沒有來過,這里的礁石多且粗糙,像是被銳利的斧頭狠狠地劈過。 沒有一塊礁石的表面是平滑的,走在上面很硌腳,但就是這種路面才安全,如果光滑了反而危險。 至于硌腳?學生們不怕,他們是赤著腳走在上面的。 漁家人都有一副鐵腳板! 王憶走在礁石上,眼前便是倒卷的浪花。 水沫子被拋灑到眼前,他低頭只看眼前,好像不是在初夏而是在隆冬、好像落下來的不是水花是雪花。 成片涌上來的白浪如同大片的積雪。 學生們就在雪地里尋寶。 海浪拍打上來又退回去,學生們追著浪花往前走。 王憶看的心驚膽戰。 王凱安慰他說道:“王老師你別怕,這個浪頭越大,它后退的速度越慢再涌上來的時間就越長,這樣它往后退的話會留下一些好東西,可以去撿。” 王憶說道:“那你們可小心點,太危險了。” 這片礁石上除了鋒銳的石頭還有好些小海貨,有好像蜂窩一樣的藤壺巢,藤壺一點肉卻很鮮,可以煮湯。 與他第一次出海上工時候王東美領他在老龍灣礁石上看到的場景相仿,除了藤壺還有佛手、還有馬蹄螺和小鮑魚胭脂盞。 但島上人瞧不上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也不好對付,它們長在礁石上、藏在縫隙里,要把它們給摳出來絕不是容易事。 學生們找螃蟹找蝦還有被海浪拍上岸來的魚。 王憶驚奇的發現,好些巴掌大的魚被拍暈在了岸上,學生們只要找到它們去撿起來就行。 這必須得眼疾手快,一旦發現魚就得撿回來,否則海水倒卷就要把它們帶走了,基本上再不會送上來,因為魚只是短暫暈眩,再回到海水很快便清醒過來游走了。 于是學生們追著后退的浪花在礁石上看,看見了魚蝦蟹立馬撿起來,要是沒有的話他們也會去摳大海貝。 每人手里一塊撬棍,看到大海貝上去就砸,一旦浪花要來了,他們便轉身跑回來。 慢慢的王憶就明白了,學生們又不傻,一個個還是很珍惜自己小命的,他們并沒有去冒險,只是藝高人膽大,敢于去浪花下搶海貨。 這是勇敢者游戲。 王憶估計像自己這樣的勇敢者在少年們的年紀被扔到海灘上,那尿的估計比潮水還要多…… 海浪一次接一次的倒卷回來又退回去,學生們便一次接一次的去尋海貨。 十幾個學生可能尋一次也就找到一條小海魚,收獲的效率是很低的。 但學生們充滿耐心。 他們不著急撿海貨的速度,就是一次次的跟著海浪奔跑。 王狀元永遠是小伙伴中表現最好的一個,他腳步最穩,是帶頭沖鋒的猛將: “我撿到一條銀鯧魚!” “好,待會烤了吃,我這邊有海螺,我撿到兩個響螺了,今天響螺還挺多的。” “往后退,先退回來,待會到我這里來,這個礁石下面有好些馬蹄螺,待會幫我摳。”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風勢慢慢減弱了,海浪拍岸的壯觀景象變成了浪花翻涌。 見此學生們便鳴金收兵,開始準備做吃的。 王憶進海灣。 這海灣不大里面最頂頭是一片沙灘,品質還不錯,學生們就在這里點起篝火搞燒烤。 海邊礁石多、大大小小的碎石也多。 王狀元用磚頭搭了個土灶,塞進從家里拿的玉米棒和木片后點火。 海灣兩側有回旋的山石阻攔,里頭風勢不大,這樣海風吹過,點燃的木頭玉米棒不但沒被吹滅火焰,反而在風吹下燃燒的更旺。 王凱、王新米幾個學生把小魚抹上油用木棍串著放到火上烤了起來。 加上之前他們趕海收獲,這里的學生攢了三十多個海螺,大小不一。 王新米殷勤的回家拿了個鐵盆裝上清水煮了起來,來了個清水撈海螺。 抓到的梭子蟹直接扔到火里烤,很快螃蟹便通紅了,這時候得趕緊撈起來,一旦火候過大螃蟹會爆殼,那可就浪費了。 學生把烤成黑紅色的螃蟹給王憶:“王老師你吃吃看,這樣烤的螃蟹比煮的蒸的好吃。” 王憶揭開蓋子。 沒有蟹黃,不過雪白的蟹肉還挺飽滿,吃進嘴里一口鮮美。 他吃著螃蟹學生們烤熟小魚。 王狀元先給王憶然后一人一根分過去:“來來來,嘗嘗這烤小海魚怎么樣。” 小魚多是海鱸魚幼魚、海鯽魚,少數是馬頭魚和鯧魚。 其中馬頭魚可是一種好海貨,它是深海魚,肉質特別嫩,最適合蒸熟油潑。油潑馬頭魚往嘴里一含用舌頭一挑,一塊肉就下來了。 少年們能在海邊收獲上馬頭魚和鯧魚得感謝大風浪。 頻繁的巨浪如同漲潮和退潮,它帶起了海底沉積物,好些海魚會前來捕食,這樣突然巨浪突然退回它們來不及撤回,往往便被留在礁石上。 小海魚有四十多條,但馬頭魚就兩條,學生們全給了王憶。 學生們烤魚的手藝很出色。 內陸孩子烤地瓜,海邊學生就烤魚。 魚肉軟嫩,魚尾魚鰭烤的酥脆,略帶焦香,海魚不用抹鹽,它自帶淡淡的咸味,這便夠了。 王憶吃的一嘴黑同時一心歡喜:“哎媽,沒看出來,你們幾個真是厲害,這魚烤的怎么這么好吃呢?” “這算啥,比王老師你做的紅燒鳥肉差遠了。里面紅燒雞蛋那味道最好,絕了!” 吃了烤魚吃清水撈海螺,海螺撈出來又往里放蛤蜊、文蛤、藤壺、馬蹄螺、佛手之類的小海鮮。 王憶這邊用竹簽扎出海螺肉,一整塊、白綠色、顫巍巍,一口咬上去彈牙,嚼起來肉汁濺射,滿嘴鮮味。 他沖學生們豎起大拇指。 沒白教這幫孩子一頓,今天他是老懷大慰,好像養了多年的豬終于會往家里拱白菜了。 男孩子皮,一個個不經夸。 王憶這邊豎起大拇指他們的膽子就大了。 王狀元從兜里掏出一個小塑料袋,里面是揉碎的煙葉子。 見此王憶頓時急了。 一幫兔崽子毛沒長齊竟然想學大人抽煙?! 他正要阻止,看到他們從作業本上撕下紙來卷起了煙,這方面幾個少年都是菜鳥,最終卷出來的旱煙跟一根大炮似的。 見此王憶樂了。 好,愛抽煙是吧?那你們抽吧! 他吃著海螺在旁邊冷眼旁觀。 王狀元勇猛無比、萬事爭先,他拿起最粗的煙炮仗放到火上點燃,叼在嘴里猛吸了一口氣:“嘶!” 接著他的眼珠子頓時突了出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