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王祥高昨天臨時打造出來的賣貨桌子。 很簡單,像是折疊桌,各有兩條腿以‘x’型釘在一起,打開撐上一張木板便是一張桌子,收走木板并攏了桌子腿會很便攜。 王憶叮囑了幾人一句,讓王丑貓豎起木牌來打同情牌,然后自己騎上車子回去了。 鐵具廠才是主市場。 昨天鐵具廠的工人們一口氣買走了近一百塊錢的小涼菜,今天比昨天還熱,那有了昨天的口碑,小涼菜銷量會更好。 剛剛改革開放,街頭餐飲這個市場潛力還是挺大的。 鐵具廠這種地方潛力尤其大,他還沒有挖掘出來呢: 一份涼菜多數幾毛錢,工人們不缺這小錢,而他親手調制的小涼菜味道很好,絕對適合下酒、下飯。 哥們喝酒、一家人團圓,擺上幾份小涼菜多舒服。 果然。 六點鐘下班,大門打開,工人們看見招弟舉著的‘少先隊員勤工儉學賣涼菜、支援外島教育事業建設’的牌子后便蜂擁而至。 昨天買過涼菜的人搶的最兇,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吹到外島才兩三年,縣里雖然有飯店有副食店也有賣咸菜的小攤子,卻還沒有賣快餐、賣涼菜的這種流動攤位。 鐵具廠工人們許多是漁民出身,他們飽受小農思想熏陶,沒有特殊情況不會輕易去下館子去副食店采買,更習慣在街頭買點菜回去自己燒,很會過日子。 所以王憶在工廠門口擺的小攤正符合他們消費三觀,如果他們在副食店買點下酒菜回去,家里老婆爺娘可能會數道他們不會過日子。 但在廠子門口小攤上花兩毛五毛帶份小菜回去下酒,家里人便沒什么可說的了,因為他們自己也會在街頭攤上買菜。 另一個鐵具廠里工作太單調太苦了,工人們又不是家家戶戶有電視機,所以他們能聊天的話題很少,昨天的海鮮涼菜便成了一個熱點話題。 畢竟昨天買涼菜的人還不少。 買過涼菜的對涼菜味道贊不絕口,這等于是個宣傳,好些昨天沒舍得花錢買涼菜的今天也心動了。 王憶領著實習生們一頓忙活,今天帶過來的涼菜竟然全賣光了。 這把隊伍里算賬的王東喜樂壞了:“我草,王老師我剛才默算過了,今天至少賣了一百五!咱這一個地方就賣了一百五啊!” 然后他憧憬起來:“以后不用多,在縣里頭能找三個這樣的地方,那一天差不多就能收五百塊!” “五百塊啊!”他伸出手叉開手指給旁邊的人看,翻過來覆過去的看。 王憶笑道:“凈想些好事,今天是因為好多人感到好奇才買的。你等著吧,用不了兩天銷量就要銳減了,不過一天賣個五六十塊應該問題不大。” 工人是這時代的消費主力。 他把提前給李臺二人準備的涼菜送過去,又找兩人問出了他們做銷售員以來所探索出來的啤酒熱銷地。 前期先把涼菜跟啤酒綁定,打出名氣后他不愁銷量。 因為他的涼菜是真材實料,其實他是虧本賣的! 不說用掉的料酒、醬料還有白糖雞精十三香之類的調味品,就說里面用的花生油、香油、麻椒油這些油料便是不小的一筆錢。 所以王憶不怕有人跟自己搶生意、打擂臺,他是利用22年資源在82年賠本賺吆喝,沒人能跟他打價格戰。 今天賣的干凈,一行人收拾桌子挑擔子回碼頭。 等了一會體育廣場的隊伍也回來了。 一行人唉聲嘆氣,垂頭喪氣。 王憶問道:“怎么了,賣的不好?” 算賬收錢的王東峰沮喪的說道:“總共也沒賣了二十塊,娘的,過來嘗的人不少,買的人真不多。” 王憶安慰他道:“很正常,第一咱的涼菜名氣還不大,第二體育廣場不比鐵具廠,鐵具廠工人多且有錢,一群人都搶著買會導致其他人進行沖動消費,這就是消費的盲從性……” 一行人聽的云里霧里。 不明覺厲! 王憶笑了笑說道:“總之這地方一天能賣二十塊不少了,咱幾乎沒有成本呢,然后一晚上賺二十塊,這還少嗎?” “何況以后隨著咱涼菜名聲打出去,銷售額會提升的,提升個百分之五十很保守了吧?那一天能賣三十塊呢,這樣兩個人去賣就夠了,一天能給隊里賺三十,不錯了。” “對,也不錯。”聽他介紹,其他人紛紛點頭。 王憶說道:“走吧,回去,明天開始再往外加一個點,明天去人民菜市場門口擺攤,我估計怎么著也有個二三十的營業額。” “咱慢慢的把攤子鋪開,這樣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最后一天合計起來就能賺個幾百塊。” “這樣咱每個月分一次紅,一家能分幾十塊現錢呢。” 讓他一說,眾人的情緒又高昂了起來,熱熱鬧鬧的劃船回島。 王向紅照常在碼頭上等著他們,今晚等待的人比昨晚只多不少。 漁船回來,社員們紛紛問:“怎么樣?” “今天賣的怎么樣?” 王東喜積極的說道:“很好,我估計今天的銷售額是昨天的兩倍!兩倍!” 驚嘆聲和歡呼聲接著響了起來。 也有人被昨天的王東峰搞怕了,問道:“你把話說完了,沒有別的了吧?” “對,別下一句來一個‘但是錢都被工商局沒收了’。” “我怕他說讓人偷了,現在城里小偷可多了,可嚇人了。” 王東喜說道:“還能有什么別的?別瞎尋思,錢都在咱這個箱子里,我一直抱著呢,別說是小偷,就是小鬼子來了也搶不走!” 大家伙放下心來,歡天喜地的分開回家。 王向紅領著回到大隊委,照例進行愉快而驚喜的點錢工作。 王東喜不愧是天天跟錢打交道的文書——生產隊的文書也兼任著會計、出納,他預估的沒錯,這次總共收到了兩百零九塊二毛錢五分,比昨天的一百零二塊八毛多了一倍! 一沓子的零錢疊放在一起,擠在屋子里的社員們是高興不已。 王向紅也難忍激動,說道:“王老師,咱這個社隊企業就算是正式營業了,是不是?這叫試營業成功,是不是?” 王憶笑道:“是,支書你還挺文明,知道試營業這個詞。” 王向紅哈哈笑:“都是啥呢,都是廣播里聽的、報紙上看的。” 開懷大笑聲中他拍拍王東喜肩膀:“那個文書……”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支書你不用夸我。”王東喜精神抖擻的說,“你放心,我都明白,王老師都跟我談過了。” “以后王老師還有其他事要忙活,社隊企業的事需要我多上心,這個擔子我肯定能挑起來,請支書和社員們放心、請父老鄉親們放心!” 王向紅一臉笑容:“我不是要夸你,你挑起這個擔子是應該的,咱不能什么事都要讓王老師費心,這不得把王老師給累死?” “我要說的是你明天早上給我去庫里挑一盤炮仗,挑大的,五百響的,然后咱明天在碼頭上正兒八經的放一放,這樣就代表咱天涯島社隊企業正式開工了!” 其他人紛紛鼓掌:“對,咱生產隊有企業了!” “社隊企業萬歲!王老師萬歲!” “支書也萬歲,這企業是支書批準成立的,說實話我沒想到支書竟然會批準咱隊里成立一家社隊企業。” 王東峰高興之下就口不擇言,把心里話說了出來。 王向紅笑著伸手指了指他。 今天心情好,不他嗎揍你了。 王憶回到聽濤居進時空屋拿出一包鹵牛肉和一大條火腿出來,切了兩大盤子跟大迷糊在燈下慢慢吃、慢慢喝。 在山頂上依稀能聽見熱烈的討論聲和歡笑聲。 或許是夏天來了,或許是希望有了,這兩天島上的夜晚比以往更熱鬧,整個島嶼不管白天還是黑夜變得更有朝氣和活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