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十條野生黃花魚魚鲞換來了二十萬。 這是意外之財。 之前鐘世平說過不收野生黃魚鲞來著。 其實王憶手頭還有小黃魚魚鲞,這次沒帶出來,這次他回來的重點是賣出陰陽震。 袁輝就住在列島記憶飯店的旁邊,他直接在等待三人了。 兩人見面王憶點點頭,然后讓墩子和邱大年去點菜。 今天是他請袁輝吃飯,畢竟人家袁輝給他介紹了市立醫院消化內科的主任幫大忙。 墩子低聲問:“還是不花錢嗎?” 他的眼睛在往帝王蟹身上瞥。 王憶也低聲說:“咱掏錢!” 墩子的目光立馬挪開了,專門逮著肉去狠點了幾個。 這年頭肉菜便宜,海鮮貴! 王憶自己帶了點海貨,正經的海捕大蝦和螃蟹。 大蝦自然是金多有送他的,螃蟹則是大迷糊和學生們平日里在海邊找到的,也都是大個頭的好東西。 他買家電的時候買了速凍箱,這東西很適合保存鮮貨。 速凍箱打開,袁輝看見里面的海貨頓時大吃一驚:“喝,王總,這都是好東西呀。” 王憶笑道:“請你吃的。” 袁輝擺手說道:“哎喲,王總你這是什么意思?我無功不受祿……” “有功,”王憶接過他的話,“今天我找你聯系一個消化內科的主任幫忙咨詢了點事,這個咨詢起大作用了,讓我終于把陰陽震給弄到了手!” 袁輝問道:“啊?什么意思?陰陽震現在在哪里?趕緊拿出來讓我開開眼。” 王憶從隨身小包拿出泡沫盒包裝的陰陽震。 盒子打開,陰陽震在燈光下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這是包漿的光。 他把陰陽震遞過去,說道:“老爺子的孫子消化方面出了點問題,他這人老派,老是相信中醫,孩子消化不好弄什么小兒推拿,結果越弄問題越嚴重。” “我找你介紹的主任幫了個忙,費了些力氣給他小孩弄舒服了,嗯,老爺子感動了,終于把陰陽震賣給我了。” “不便宜,我花了他媽二十萬啊!” 王憶裝模作樣的嘆氣。 袁輝高興的說:“有得賺、有得賺,這確實是陰陽震,以前還是一座縣衙的驚堂木來著,你看這里有個小標記。” 他拿起陰陽震的陽面給王憶看,陽面四個角的左上方角是空缺的,上面有蠅頭小字,因為顏色問題王憶之前只注意到缺了個角沒有注意到上面寫了字。 即使袁輝給他介紹了他都看不清寫的是什么,字太小了,說是蠅頭小字也是過于夸大。 王憶瞪大眼睛看,然后疑問道:“這是怎么寫上去的字啊?你怎么知道這驚堂木來自縣衙?” 袁輝哈哈笑:“我不光知道它來自縣衙,還知道它上面寫的是什么!”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他打開手機拍照片。 手機上有個軟件,可以將拍到的小東西進行清晰放大。 王憶湊在手機屏幕前看,處理后的字果然如袁輝所說——都是楷體,他認識其中一部分字。 袁輝說道:“這是清朝雍正年間咱們江南巡撫在巡視各地縣衙時候留下一句名言,從那之后縣衙的官老爺們就把自己驚堂木鋸掉一角留下這些字,以示警醒。” 王憶贊嘆道:“當時雕刻師們真是神手藝,竟然能在這么小的地方雕刻出這么多字。” 他知道現在有激光刻字技術,可以雕刻出幾微米大小的字,而他之所以了解這技術是因為以前看了個傻逼神劇,那上面地下工作者竟然用他么激光刻字技術來傳遞信息。 “52個字,確實很了不起,不過你可以了解一下米雕,那個更讓人贊嘆。咱們祖先的智慧是無窮的,咱中華五千年別的不說,這藝術造詣絕對冠絕天下!”袁輝在這點上表現的很肯定。 他又給王憶介紹陰陽震兩面的字:“陽面是厚德,公正。陰面是伏誅,辟易。日審陽夜審陰,正是陰陽震!” “二十萬不多,你有大賺頭!” 王憶說道:“行,那我依然委托你來出售,最終給你提成,根據價格來提成,你放心,我不會虧待你。” 陰陽震沒有具體標價,這東西找不到合適買家只能賣個紫檀木和陰沉木的價,沒多少錢,可如果有買家那價格就不好說了。 袁輝點頭:“沒問題,王總咱們是長期合作,這個我肯定相信你的。不過要不然這樣,你可以先四處詢詢價,到時候你給我定一個合適的價位,我在這價位上往外賣,你覺得呢?” 王憶說道:“你先尋找客戶吧,這事不那么著急,估計客戶也不太好找。” 袁輝用自己的手機給他拍照和錄像,盡量來了個全方位的記錄。 等到他拍完了,王憶發給他一堆照片:“這兩天我跟收藏了陰陽震那老爺子在一起,他認識個老中醫,這是老中醫家里多年收藏的老醫書,你看看里面有沒有值錢的,有利可圖我看看能不能收到手。” 他把手抄本和線裝古本書全給帶到22年拍的照片,這些書不知道遭遇過什么,在這個世界線上肯定被毀了,一本不少都能帶出來! 袁輝看了看照片說:“如果那老中醫要價不夸張你可以收,這種醫書應該都是清朝東西,一般能賣個幾千幾萬的。” 看到后面他又指著照片說:“噢,這幾本是印刷的,看風格應該是民國時期的東西了,價值能低一些,不過也好賣。” 王憶問道:“這種老書好出手?” “好出手。”袁輝點頭,“現在咱中國人有錢了,中國人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了,中醫跟著也走出去了,所以你是不知道,現在老中醫們可有錢了。” “中醫講究什么?傳承和歷史。怎么體現呢?嗯,這就需要古本醫書和一些古物了。” “清朝醫書相當搶手,老中醫們都樂意買兩本放自己店里,以后有貴客上門他們就展示一下,當然那時候這就是他們祖上或者祖師爺留下的東西了。” 他反復看了看照片,說道:“不過古籍善本是我們收藏界一個大分類,水很深,我摸不大透,等我把照片發給我一個師兄看看,他專門研習古籍善本。” “他挺厲害?”王憶問。 袁輝使勁點頭:“可厲害可厲害了,前年嘉德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中元抄本的《兩漢策要十二卷》以900萬元起拍,經過近70次激烈叫價,最終以4830萬元成交,是那一專場上的領頭羊。” “而這《兩漢策要十二卷》就是他發掘出來的,他在一個玩收藏的土豪家里發現了這古卷,土豪當時是花了一百來萬買了一堆古籍,結果他就幫土豪一次性賺回五千多萬。” “當時土豪為了表示感謝,送他一百萬的鑒定費、一輛七系寶馬和一本黃麻紙線裝的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上》,其中這古籍價值比較小,是二三十萬。” “可是我師兄找到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下》,他花了二十萬買到手,兩冊宋刻本一起賣,一口氣拍出111萬的高價!” 王憶驚嘆:“娘咧,一本書竟然賣出快五千萬,這他娘去哪里說理啊?” 連同為鑒寶師的袁輝都絕望:“唉,要不然說越有錢的越容易有錢,人家土豪試錯空間大,看到好東西就敢出大價錢上手,而咱們呢?” 他看看王憶又說:“不對,是‘我呢’,王總你還是可以的,你手頭上好東西也不少。” 王憶說道:“加起來也沒有一千萬呀,算什么好東西?” 袁輝安慰他:“祈和鐘可以,祈和鐘賣好了太多不敢說,大幾百萬上千萬的手拿把掐。” 王憶惆悵的嘆氣:“可祈和鐘還沒到我手上呢,不過我現在倒是弄了一批第一套人民幣。” 人民幣收藏是袁輝的強項,他立馬期待的等待開眼。 王憶沒有太高調,他只是小心翼翼抽出個塑膜袋遞給袁輝,說:“送你的。” 里面是一張伍元的水牛券。 保存很不錯,得有個八品九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