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知道在濃香型酒里,瀘州老窖也是王者玩家。 他一看這有瀘州老窖酒而且包裝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整個人都被征服了。 王憶明白他選這兩瓶酒的意思,便失笑著解釋道:“有信哥,這兩瓶酒不好喝,就是包裝好看而已……” “沒事沒事,我不喝,我就是收藏起來,我就是喜歡沒事看看,這瓶子好呀,讓我看了心里舒坦。”張有信還以為他不舍得給出這兩瓶酒故意找理由敷衍自己呢。 見他如此堅持,王憶也不能再多說了。 張有信喜歡以己度人,他繼續(xù)多說下去只會讓人誤會是自己不想把這兩瓶酒給出去。 總之,既然張有信敢往坑里跳,那他哪有不敢埋的道理? 王憶痛快的把兩瓶酒拿了下來,張有信上手就摟走。 他的個人誠信沒問題,畢竟名字就叫有信,王憶大方的讓他先把十四瓶酒全給帶走了。 張有信樂呵呵的帶上酒離開,搖頭晃腦的跟中了大獎一樣。 下午學生們來上勞動課,王憶拍拍手把學生們聚集起來,說道:“今天的勞動課是手工課,王老師教大家給路燈做燈罩,好不好?” 學生們一股腦的喊:“好!” 王狀元急忙舉手:“王老師,豬羔子快斷炊了,得給它們打豬草呀,春天豬草嫩,得讓它們多吃點,這樣才能長的肥。” 王憶說道:“行,你點一批人跟你去打豬草——選男生,女生留下跟我學習做燈罩,以后這手藝活你們肯定用的著。” 鋁箔紙燈罩的骨架是用紙殼做成,即使外面加一層木殼保護可也容易被風吹雨打而損壞。 至于將骨架整個改成木板? 王憶考慮過這回事,但沒這個必要,因為鋁箔紙用一段時間就得換,它會脫失光澤,而反射燈光全靠這光澤。 鋁箔紙燈罩的做法他已經(jīng)滾瓜爛熟,原材料簡單,紙殼、白乳膠、鋁箔紙。 這三樣原材料都跟滬都外貿(mào)交易市場沒有關(guān)系,但來源全安在了它頭上,反正它郵寄來的全是辦公用品。 制作這燈罩白乳膠是關(guān)鍵,普通膠水粘紙殼粘不牢靠,白乳膠不光粘性大而且還能防塵防水。 至于紙殼拼接技巧則比較簡單,就是裁剪紙板然后用白乳膠給粘在一起做成個上窄下寬方形燈罩子。 不過因為鋁箔紙的反光能力,它可以將光芒往下聚合,讓燈泡亮度大幅提升。 女學生們學的很快。 確實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她們平日里都要在家跟著母親做家務的,制作這種燈罩實在沒有難度。 于是當她們了解流程先用報紙試過之后再用紙殼板正式制作,做出來的成品一個兩個的比王憶做的還要板正! 王憶只能把自己做的那個帶回聽濤居去使用,實在沒臉拿出去丟人現(xiàn)眼。 他的想法是對的。 燈罩做出來后他便帶著學生們?nèi)ソo王向紅、王東喜和劉紅梅等人看,一行人看的嘖嘖稱奇: “對呀,怎么把這燈罩子給忘記了?我看城里電燈都有燈罩子。” “嗨呀要不說還得是文化人,王老師考慮事情就是全面,咱泥腿子跟他不能比!” “我倒是記得燈罩子這回事,可城里燈罩子都是工廠生產(chǎn)的,咱買不到,沒想到王老師帶著學生做出來了,哎還別說,做的真好,你看這亮堂堂的……” 王向紅美滋滋的叼著煙袋研究手里的燈罩,他研究通透后欣慰的看向王憶說:“王老師,你又給咱隊里立下一功啊!” 王憶擺手:“我這算什么立下一功?都是學生們忙活的,至于原材料則是滬都的單位人家給咱支援的……” “你不用謙虛,你這個人就是有這個毛病,喜歡謙虛。”王東喜咧嘴笑,“王老師你以后可不要謙虛了,搞得我們都不好開展工作啦,因為跟你比我們工作做的太差勁,你要是謙虛我們可就無地自容了。” 王憶笑道:“行行行,這事我有功勞,但學生們也有功勞,她們給咱隊里做貢獻了,正好滬都給咱學校支援了些糧食,我今晚犒勞犒勞學生,支書,這算不上大吃大喝吧?” 王向紅想問問吃什么。 可看看學生們盯著自己那如饑似渴的眼神,他實在硬不起這心腸,就含糊的揮揮手說:“你安排吧。” 王憶笑道:“那我給他們蒸個飯吧。” 糯米八寶飯! 對于隊里的孩子們來說,并非是大油大肉才是好飯,甜膩膩的飯一樣被視為珍寶。 而糯米八寶飯肯定能坐上甜膩美食的前一百零八條交椅。 最重要的是王憶大批量做八寶飯不會惹人懷疑:上周末他剛從滬都海關(guān)搗鼓回來好些糧食,說里面有個百十斤糯米是很正常的。 學生們一聽王老師要管飯并且是犒勞大家頓時炸鍋了! 在外面打豬草的男學生聽說這事也跑回來了,扔下豬草紛紛往大灶跑,擠在門口窗臺踮著腳往里看晚上吃什么。 王憶把他們趕走:“勞動課還沒有結(jié)束呢,還在上課呢,你們繼續(xù)去勞動,女同學也得勞動,女同學跟著我準備晚飯。” 做八寶糯米粉挺麻煩的,主要是事發(fā)突然,得提前泡上糯米,否則很難煮出綿軟又有嚼頭的飯來。 還好這會時間還早。 王憶知道學生們能吃,直接拎了一袋子百斤重的糯米,倒出來讓女學生們分批次來淘洗干凈浸泡起來。 糯米得泡兩個小時,這期間他跑去看王向紅領(lǐng)著王東喜挨個給隊里的燈泡裝燈罩。 他給王向紅出主意:“支書,得在燈罩外再加個木頭防雨罩,要不然一下雨就完蛋了。” 王向紅笑道:“你當我這個支書吃干飯的呀?早安排好了,你祥高叔已經(jīng)量過這些燈罩的尺寸了,他會貼著做防雨罩。” 又是夕陽西下,大灶里的糯米泡發(fā)好了。 很白很飽滿,泡在水里跟小珍珠一樣。 女學生們沒見過這么多糯米,一個個牢牢地守在跟前,她們的目光讓老黃很不舒服: 你們懷疑我會偷吃? 王憶琢磨著時間差不多了回到大灶,他伸手抓了把糯米看了看,看見漏勺又來了。 漏勺沖他點頭哈腰、一臉媚笑:“校長,今晚做什么飯?我給你打下手——啊不對,我來動手,你監(jiān)工就行了,你負責動嘴,我負責動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