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碼頭旁邊的礁石上堆放著電線桿,分三層摞在一起,一群小孩在爬上爬下。 王憶上碼頭后好奇的去看。 這里電線桿分兩種,一種是他熟悉的水泥混凝土電線桿,還有一種是木質電線桿。 其中水泥混凝土電線桿數量少,連同已經在碼頭邊上豎起來的總共是五條,其他全是木質電線桿。 木質電線桿是木頭做的,從顏色上分成兩截,上半截是原來的木頭色,下半截則是粗糙的黑色。 王憶熟悉木質電線桿,他少年時代在滬都的老弄堂里沒少見到這東西。 還記得當年上物理課講炭這一課的時候,他們老師帶他們參觀了一條木質電線桿,那電線桿就跟他現在看到的一樣,下截是黑色,因為已經燒焦成木炭了。 相比木頭,木炭在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定許多,對于光照、水分、氧化等抗擊能力更強,做電線桿使用的時候埋到地下也不容易腐爛。 正在主持樹電線桿的大膽開心的跑到他身邊說:“電線桿昨天下午送到的,支書去請了個技術員給咱隊里做了架設電線的規劃,今天開始埋電線桿、架起電線來,這樣很快就能用上電了。” 王憶問道:“為什么這里的電線桿分兩種?木炭電線桿便宜?” “不光便宜,”大膽解釋,“還因為好買,咱們市里頭的電業局自己就能生產,水泥混凝土電線桿得從內陸工業城市運送過來,可難買了,支書也是找了好幾個人幫忙才買到呢。” 水泥混凝土電線桿是海邊位置使用的,海水腐蝕性太強了,炭化的木質電線桿依然扛不住。 其實連水泥混凝土電線桿都扛不了太多年份,王憶之前查資料得知,為了對抗海水中的鹵鹽物質,22年海里用的混凝土產品都是特制的。 碼頭旁邊的電線桿不多,王憶便說道:“這些電線桿夠咱隊里架設起一套電路網嗎?恐怕不夠吧?” “確實不夠,”大膽點頭,“王老師你真厲害,真是有文化,只看一眼電線桿子就知道這不夠用。” “這就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正在忙活著的王東峰抬頭說,然后他又撓撓頭,“不對,不是這句話,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王憶問道:“胸有成竹?胸有丘壑?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王東峰連連搖頭。 然后到了最后大家伙也不知道他本來想要說什么…… 大膽踢了他一腳呵斥道:“你去干活、都去干活,我跟王老師在這里進行高層談話關你們一幫兵什么事?” 其他人頓時哄笑。 王憶也笑,問道:“是不是咱隊里財政緊張,只夠買這些電線桿?” 大膽說道:“不是,是技術員來咱島上后看了看,說咱外島的生產隊還沒有大規模通電的,這方面他缺乏經驗,得回去跟同事研究一下才能指導咱隊里的工作。” “另外到時候要用的電線桿肯定多,木頭電線桿也不便宜,要十四五塊錢一根呢,所以如果咱要大規模的用,電業局會支援咱島上建一個瀝青鍋,然后自己生產這種電線桿。” 王憶疑惑的問:“生產電線桿還得用瀝青啊?” “對呀,你看這電線桿下面要埋進地里這一截不就是抹上了一層瀝青嗎?”大膽用腳踢了踢旁邊的木質電線桿。 這時候張有信問道:“王老師,你們要不要卸糧食了?” 聽到這話正在埋電線桿的民兵隊隊員全停下手,一起目光炯炯的看向機動船。 糧食! 我聽見了糧食! 王憶對他點點頭讓他稍等,然后對大膽說:“挖電線桿的事不急在一時,先讓大家伙卸糧食,我這次去滬都又帶了糧食回來。” 這件事他跟王向紅說過,但王向紅沒有通知全體社員。 畢竟糧食還沒有帶到島上,他怕有什么意外運不回來,到時候社員們得多失望?他不好交代。 大膽也是此刻才知道王憶又帶了糧食回來。 他驚喜的叫道:“王老師,你又去買平價糧了?那你怎么不跟我們吆喝一聲?我們去市里碼頭等你呀。” 王憶說道:“這次有郵電所的船可以用,不用咱自己搖櫓,行了,你帶隊開始搬糧食吧。” 民兵隊的隊員們紛紛脫掉外套露出一件汗衫或者背心,裸著膀子上船去扛起糧食袋開始干活。 大膽扯著嗓子喊:“小步跑起來、都給我把速度提起來,快快快,趕緊把糧食卸下來讓張郵遞員早點回家。” 張有信調侃他們:“不管飯啊?” 王憶說道:“當然要管飯……” “我開玩笑呢。”張有信連連擺手,“我得趕緊回去,晚上開船很危險,我自己一個人可不敢冒險。” 這話倒是有道理,但王向紅在山上看到郵電所的機動船到來后已經快步下山,他拉住張有信不讓他走: “張同志你幫我們隊里大忙了,急著回去干什么?留下、一定要留下,今晚在這里喝頓酒。” 張有信一聽要喝酒頓時拔不動腳了。 他為難的說道:“不行啊,晚上開船真的很危險,你看今天風浪還不小……” “當然危險,所以你晚上多喝點,直接在我家住下。”王向紅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張有信搖頭:“這更不行,我明天還得上班呢,我今晚住下了那明天怎么上班?” 王向紅說道:“多簡單的事,你明天早起半個鐘頭開船回去,反正你開的是油船,這個東西跑的快、不費力氣,你只要比平日里起的早點就行了!” 想想只要比平日里早起半個鐘頭就能換一頓大酒,張有信果斷心動了。 王憶又對他說:“你不是剛從你親戚家里得到了一套鬧鐘嗎?正好明天早上試一試這套鬧鐘。” 張有信徹底心動了:“也對哈,正好試試鬧鐘。” 他上船去把鬧鐘拿下來,王向紅看到后說道:“好東西,你什么親戚家里竟然有一套將軍鐘?” 王憶問道:“支書,你知道這套鐘表?” 王向紅說道:“將軍鐘嘛?滬都的遠東鐘表廠在63年還是62年生產的一批鐘,這鐘可了不得,當時要憑軍官證夠買,在我們軍隊是團級以上的干部才能買,把它叫將軍鐘就是跟這個購買資格有關。” 張有信說道:“對對,支書說的對。” 王憶一聽這話更覺得手中這鐘珍貴了,它用料昂貴,供應客戶的身份尊貴,那絕對是有收藏價值的。 王向紅把張有信拖走,然后讓王東方去喊秀芳回家準備晚餐。 民兵隊這邊熱火朝天的扛糧食。 糧食袋子沉重,王憶之前搬運的時候那叫一個步履沉重。 而民兵隊的隊員們健步如飛。 談笑間,一船糧食空空如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