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多年后,秋娘的喜樂連鎖酒樓已經快開遍了整個大安。沒人知道這酒樓那層出不窮的新點子和各種美味且新奇的菜式是怎么想出來的。 但他們都知道喜樂的老板有一女兒,不僅開辦了一家不看出身的女子書院,且科舉改革后的首屆狀元便師從于她。 甚至頭幾屆參與考試的女子幾乎都是她的學生,在充滿壓力歧視的朝堂形成了一股不容忽略的勢力。 這位一生未婚把所有精力投入女子教育事業的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撰寫了自傳,第一頁便滿懷感恩的寫下這輩子對她影響最深那人的名字——宋葉箐。 最后一段,彭阿薇用了粗顯的白話寫道:“她看似冷情,實則只要上了心便會潛移默化地將你引上最好的道路。她也點亮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顆星光,直至生出璀璨一片。” 后世課堂。 “那個時代真是名人輩出啊!”課間,一圓臉女孩翻著課本。 “對啊!最魔幻的是他們好多居然都互相認識!周際川晚年還給彭薇寫信,雖然信中內容有些悲,是封自覺時日無多的告別信。可他在信中說很懷念在昭州宋宅的日子,還喊彭薇妹妹。” “真的?你怎么知道的?”課本上多注重功績和影響,沒講這些額外的,所以馬上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周末去博物館看到的啊,我跟你們說,周大佬的字可好看了……” “沒錯,他們不僅互相認識,而且幼時還一起生活過。跟宋葉箐一起,沒錯,就是那位。”一戴眼鏡的男孩把一本名叫《論大安名人》的書放置到明面。 于是一群人圍成圈,開展一場課外閱讀討論。 “所以那個改良了紡機,后又創立世上第一家正式的公司,把大安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的羅蘭敏也跟宋葉箐認識?而且啟動資金也是宋葉箐資助的?她后來還有圣蘭公司的原始股份?” “不止呢!跟著周際川一起推進科舉改革的何承則知道吧?是她兒子。走遍大江南北,一生創作了無數詩書畫作的宋承思知道吧?那也是她兒子!” “我錯了,原來宋葉箐才是真正的大佬啊!” 因為宋葉箐有些“奇葩”,不喜歡榮耀加身,甚至還把她拿出來的一些東西冠上他人的名。可有學者研究過,那些名字壓根就沒有在歷史上出現過。 明明就是查無此人,東西也是她第一個拿出來的,為何她就是說這是他人醫學結晶呢? 因為她這樣的做法也導致她在歷史上和醫學界都充滿了爭議。 第(2/3)頁